■聂海林
近年来,以馆校合作形式拓展和提升科技馆科学教育功能,已经成为科技馆界热议的话题,许多科技馆在合作内容设计、形式设计、师资培养、设施设备建设等方面都投入了专门力量。
相比之下,校方的积极性远不如馆方。在长期的馆校合作中,馆方始终是不对等合作的“第二课堂”身份,是有益而非必需的补充。抛开政策支持、高考指挥棒作用、国人教育理念、科技馆建设规模及覆盖服务能力等外部影响因素,作为科技馆方,其自身的认识与努力是否足够呢?
找准各自定位
2017年,湖北省科技馆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开展了“馆校合作”专题调研,包括教育学视角的科技馆展品研究、基于科学课程标准的展教活动设计研究、馆校合作理念与定位专题研讨及专家访谈等。
在展品研究方面,重点梳理了科技馆展教内容与课程标准的衔接情况。统计显示,56.93%的展品与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具有关联性,其中与课程标准相关知识点结合较强的占62.93%,且小学、初中内容关联度基本各半。按照主题领域划分,与“生命科学领域”知识相关的展品最多,占比达30.19%,其他依次为技术与工程领”29.24%、物质科学领域25.92%、地球与宇宙领域14.65%。在科学探究要素的表现方面,“提出问题—实施探究方案—得出结论”的流程设计最为普遍,对“评价表达与交流”要素的关注明显不足。
在展教活动设计方面,以展览展品等场馆资源为依托的基于科学课程标准的馆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是目前科技馆界拓展馆校合作服务的重要举措和发展趋势。如中国科技馆的“定制科技馆之旅”、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自然探索移动课堂”、重庆科技馆的“科学梦工厂”、厦门科技馆的“未来工程师的成长乐园”、广西科技馆的“科学工作室”等品牌活动的开发,都是建立在对科学课程标准与本馆展教资源结合的认真研究基础之上的,并且从设计到实施都高度强调馆方与校方师资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分工合作。
课题组走访了国内14家在馆校合作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科技馆,就馆校合作的内容维度、位置维度、影响因素、途径、资源、方式等,对科技馆专家和展教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收集到的典型反馈意见有:馆校合作要明确馆与校之间的差别,找准各自定位,其评价机制有待商榷;课程标准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作为馆校合作的唯一指标;科技馆的内容建设,尤其是展品设计应为馆校合作留足空间;馆校合作课程开发应由馆方科技辅导员和校方教师共同参与开发;馆校合作的形式要因地制宜,可以“引进来”也可以“走出去”,可以与展品深度结合融于展厅之中,也可以另辟资源拓展特色发展之路;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实现互补共赢
馆校合作的主体是科技馆和学校,厘清馆与校各自科学教育功能的边界与优势,找准定位寻求合作的契合点及各自的增长点,是建立馆校合作长期有效机制的先决条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服务对象方面。尽管科技馆致力于为全社会服务,但义务教育面向的主体中小学生在全部观众中所占比例最高,无疑是科技馆最重要的服务人群之一。
第二,在功能方面。中小学校担负全民义务教育职责,系统教学要求的高效率和专深度决定了其教学方式以传授式为主。科技馆的功能是面向全体公众开展普及性科学教育和提供公共服务,注重为观众创设以真实世界和实物为主的学习环境,引导观众在互动体验中进行发现式、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激发观众的科学兴趣。
第三,在科学教育资源方面,中小学的主要教育资源载体是将知识分学科体系化的教材,偏重于基础知识内容由浅入深的统一整理,适应分科分层次进阶教学的需要。科技馆的主要教育资源是互动体验式展览展品,近年来着力推崇的主题式编展侧重于选择跨学科概念、核心大概念、前沿科技作为重点展示内容,且高度关注STSE的融合,同时 “故事线”“时间轴”的展开方式较好地表现了科学的人文与历史维度。
而当科技馆和学校面向相同的对象时,他们两者在教育功能和教育资源上形成差异性互补。从调研可知,本轮馆校合作热潮中,馆方为吸引校方的合作,高度重视对科学教育标准的研究与衔接。科学课程标准是国家规范科学课程教学和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通过课程标准衔接场馆活动与学校教育,使科技馆的科学教育功能更易得到显性评价和校方认可。但若一味迎合,将展厅、科学活动室变身为高配版教室,将参观者的自主选择与多样性学习变成了统一组织的实地教学,似乎背离了科技馆的初衷,削弱了其非正式教育价值的体现。
鉴于此,理想的馆校合作形式应是双方强化各自优势、彰显各自价值的互动呼应,而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切实了解科技馆和学校的现状,找到科技馆和学校之间的准确定位,是未来走好馆校合作之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作者单位:湖北省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报》 (2018-05-25 第3版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