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娴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5/25 9:57:34
选择字号:
科普展览如何避免同质化

 

■宋娴

随着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转变,大众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持续增加,科普场馆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建设。这既能反映科普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也是透露出大众对科学知识的追求热情。

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科普场馆的展览展示存在同质化现象。如何创新,如何让科技馆的展览更新跟上科技创新的步伐,这是当前国内科普场馆展览展示面临的最大挑战。结合国内外科普场馆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对同质化的挑战,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重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展示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比如英国纽卡斯尔市的生命科学中心,它和大学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有350 多名来自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长期为科学中心提供实质性咨询和教育服务,这些科研人员最新的研究可以及时地转化为科学中心的展览和教育活动。同时,科学中心也为科学家提供专业的科学传播培训,让他们能够把自己的研究更有趣地向公众传播。这样的合作模式既丰富了场馆展示的内容和教育活动的形式,有效地避免千馆一面的尴尬,同时使得公众能够快速地了解最新的科学研究动态,保证了博物馆展示内容的前沿性和先进性。

其次,注重当地文化特色与展览的结合。阿姆斯特丹是世界闻名的性都,青少年的性教育也引起了政府重视,正是出于这一背景,该馆开发了Teenage常设展览,以生动有趣地形式向青少年介绍性行为常识,并融合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青少年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展品、视频等进行学习。这一策展的思路也让我们开始思考,科学中心的视野不能仅局限在经典的科学知识、科学实验,将科学知识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进行策展,也许是很好的思路。

第三,策展思路应该以小见大,辐射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从国外大量的展览主题来看,他们通常以小见大地深入观照一些细微但有趣的题材,嗅觉灵敏地响应社会热点。例如:德国森根堡自然博物馆曾经展出的“70亿人展”,它从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教育、梦想、家庭、女性、爱情、健康、自然出发,以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居住的环境和居住在其他地方的人们,提醒人们与周围的各种生物和谐相处。这些广泛涉及社会生活领域的展览主题被视为科普场馆回应社会文化议题、实践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让公众感到科普场馆与社会相同的脉动,同时也使科普场馆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有了重大的拓展。

第四,创新展览选题和形态,要敢于突破传统。从国外大量最新的展览来看,他们的“新”不仅表现在新颖的选题,也表现在富有实验性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呈现出多元观点共存的局面,而非直接给出定论,展示手法也更为大胆、新颖。例如,在选题方面,一些观念性展览突破传统,以无形的概念为主题,如 “痛苦”“认同”“不可见”,这类展览对公众有极大的吸引力。还有一些展览的主题突破常规思维,例如,波士顿科学博物馆的“恶心的科学:不礼貌的人体科学”,该展览通过多种互动方式让人们去了解一些看起来不太礼貌的人为动作是如何产生的。又例如,在形态方面,一些展览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展示形态,而是在展览元素、展览地点等方面进行创新。

第五,注重基于展览资源的教育活动开发。展览配套的教育活动丰富程度可以说是展览常开常新的关键。展览不可能一直实时更新,但是教育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灵活性却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近几年国内外的科技馆、博物馆都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提升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也成了博物馆行业关注的焦点。科普场馆应该以展品展项为核心,注重基于展品开发各类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的教育资源,依托各类展示技术引导公众进行多维度科学探究。同时,也应该积极开发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线上线下互动平台为公众提供动态开放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留给公众以常开常新的印象。

最后,研发高质量的教育衍生品也是避免科普场馆同质化的有效途径。从国内场馆总体情况来看,优质科普教育衍生产品严重匮乏,但是国外科普场馆的教育衍生品却很丰富,例如英国科学博物馆的科学商店里,他们的教育衍生品,不仅能做到按照类别来分,还能按照年龄层次来分,种类可谓丰富多样,制作也相当精良。科普场馆应该基于博物馆的特色资源,探索建立“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科普服务新模式,依托社会各方力量,尝试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互利共赢的运作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合作研发多样化的、特色鲜明、目标群体多样的科普教育衍生品,从而提升展览科普服务的科技含量、个性化程度、精准度,让公众能把展览带回家,把科学带回家。(作者单位:上海科技馆)

《中国科学报》 (2018-05-25 第3版 科普)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