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舒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8/5/20 10:15:45
选择字号:
科技活动周启动 难得一见大国重器集中亮相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军机作战飞行模拟器、合成孔径雷达、寒武纪深度学习处理器……这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大国重器、强军利器和创新锐器集中亮相,向公众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5月19日,以“科技创新强国富民”为主题的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活动周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启动,460余个“高精尖”展项将在接下来的一周内以图文展示、视频、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生动展示科技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军民融合释放科技颠覆潜力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中的初二学生胡宇斐是个小“军事迷”。19日上午,他早早地来到科技活动周主会场,一头扎进科技军民融合展区,兴奋不已。“前几年的科技周我都来看过,但军民融合展还是今年头一次有。平时好多想看看不着甚至想不到的军事技术都有展示。”胡宇斐兴奋地说。

仅凭司机的脑电波,就能控制汽车行驶?展览现场的脑控汽车技术将这一人类对驾驶的终极想象变为现实,让在场观众频呼“颠覆”。而这一技术正是脱胎于我国的军用研究成果。来自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的讲师于扬在现场介绍,通过脑机接口技术,经过特殊培训的驾驶员可以由大脑直接产生指令,实现汽车的启动、左右和前后移动,目前技术能达到的行驶速度可达5~10公里每小时。研究组未来还计划将这一技术与无人驾驶相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将飞快地把驾驶带入一个新时代。”于扬说。

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飞行校验系统和军机作战飞行模拟器前排起了观众等待体验的长队;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主机前小朋友们踊跃发问;反恐安防产品前簇拥着跃跃欲试的年轻人……“这正是军民科技融合成就展示的意义所在。”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军转民、民转军的高科技成果能让老百姓了解到我国的国防科技实力,强化了国防意识,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展项设计更关注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体验性

智能钢琴、阳台上的小农场、电子书法练习屏幕、不用挤牙膏的牙刷……除了“高大上”的军民融合成果和大科学装置,科技周主会场上许多“接地气”的科技成果同样受人欢迎,其背后应用的技术同样是“高精尖”。

只要喝一口水,吞服一粒胶囊,就可以轻轻松松做胃镜检查,全程无痛、无创、无麻醉,不用再忍受插管胃镜的痛苦。这是记者在本次展览上看到的“胃镜胶囊”项目。这种“胶囊”大小与一粒感冒胶囊差不多,进入胃部后,像孙悟空翻筋斗云一样,能做到360度无死角的高清拍摄,操作人员通过遥控杆遥控,就可以实时看到胃内的情况。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别看这个胶囊小,科技含量可不低,它包含了300多个元件,拥有磁场精确控制技术等40多项国际专利,目前已经开始在很多医院推广了。”

如今,电动车已经开始普及,但安装充电桩、牵引电线充电对许多小区住户来说成了难题。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带来的一项无线充电系统,将使电动车充电变得更加高效便利。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通过汽车停车位下方地面的一个固定模块,用户只需将车正常停在停车位,就可以通过手机控制自动“隔空”给车充电,在雨雪等不良环境下都可以不受影响。

此外,会跟着主人行动的图书馆智能座椅、会做骨科手术的机器人、脱胎于航空航天材料的高性能运动防护材料、为聋哑人设计的石墨稀人工喉无不吸引着现场观众的目光和体验热情。“今年科技活动周展项的设计和遴选,特别关注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和体验性。”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伍建民指出,展项紧密贴近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能让观众充分体验科普展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方便和快捷,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热爱、传播和应用科技。

科技创新“上山下乡”

在主会场展览的西区——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总决赛吸引了3000多名中小学生的参与。“虽然第一轮操作有失误,但我对我们的无人机比赛结果还是有信心,未来我更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来自北师大大兴附中的学生陈子豪怀抱着两架无人机,眼中满是兴奋和快乐。

除了主会场的活动,接下来的一周,全国各地方各单位也将围绕科技活动周主题举行2万余项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科技活动,预计参与人数将超过3亿人次。仅北京市,就有北京科学达人秀、全国数字媒体科技冬奥主题竞赛展开幕式、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百余项科普活动同时举办。

与此同时,科技周期间,全国1000余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开放科学实验设施,举行主题开放日,让公众走进科学殿堂,近距离接触略显“神秘”的科研活动。在广东东莞,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为公众敞开了参观大科学装置——散列中子源的大门,许多香港市民也被吸引,远道来参观;在辽宁沈阳,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潜龙三号”总设计师刘健站在研究所门口他的“大黄鱼”潜水器前,形象地解答人们的各种疑问。

“科技列车行”是全国科技活动周的另一“重头戏”,已连续举办多年,井冈山、延安、大别山区、沂蒙老区等地处处都有“科技列车”的身影。今年,百余名专家将前往云南偏远地区,为当地群众带去科技咨询、专家义诊、科技合作洽谈等科学的“温暖”。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本届科技活动周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举办的首次大规模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自2001年起连续成功举办17届的全国科技活动周已真正成为我国内容最丰富、公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品牌,将动员号召更多全国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实践。

(本报记者 杨舒)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