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文静
4月13日下午,国家图书馆文会堂讲台旁多了一座竺可桢塑像,这座塑像是专门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搬来的。塑像的安放,为即将在这里举办的“格致·考工·源流——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名家讲座”增添了更多仪式感。竺可桢不仅是中国科技史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也与中国古籍保护有着深厚的渊源。
“格致·考工·源流——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名家讲座”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联合主办。讲座共有12场,从4月13日起每周五下午2点30分在国家图书馆开讲,讲座内容力求生动平实,深入浅出。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介绍说,此次系列讲座的主讲人除了该研究所的专家之外,还特别邀请了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等专家,他们既是本学科内卓有成就的一线学者,也是具备长期科普工作经验的科普作家。讲座内容涉及古代数学、医学、农学、天文历法、冶金、琢玉、纺织、建筑、军事技术等诸多方面内容,包括了该学科最重要和前沿的研究成果,兼顾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文献记载与现实应用、技术流变与社会影响、时代价值与中西比较。通过此次活动,读者可以对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问题有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
提到举办这次讲座的初衷,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韩永进说,中国古代科技的卓越成就,以四大发明著称,又远不止于四大发明。许多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都因为时代的隔阂和专业的限制而不能为今人所了解。
“因此,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介绍我国源远流长的科学发展脉络、浩如烟海的科技发明成果,是当今科技、文化工作者的重要社会担当和历史使命,是充分践行习总书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精神,揭示民族智慧,树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有效抓手,同时也是‘十三五’期间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韩永进说道。
为了让读者对讲座内容有更直观的感受,讲座现场还特地放置了两个柜子,展示了四部相关内容的中外文古籍善本,墙上挂着《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挂图。该挂图是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编写的《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一书配套出版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共88项。
“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得到重视,但与国学经典等内容相比,古代科技被大家了解得还比较少。科技与人们的生活关系紧密,但究其内容来说又不及很多其他学问那样生动,总与老百姓有些距离感,同时,我们科技工作者与广大公众的交流也还比较少,所以这次我们想作一个尝试。”张柏春说。
在当天的讲座开幕式举行后,张柏春以“关于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的思考”为题进行了首次讲座,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的重大问题、主要线索进行总括性综述,使观众首先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与特点形成整体了解。
《中国科学报》 (2018-04-27 第5版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