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霞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8/4/23 10:06:47
选择字号:
最大规模银河系恒星“家谱”首批调查结果发布
筛查三十四万颗恒星“DNA”帮太阳找“兄妹”

 

科技日报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近日报道,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发布了对银河系内34万颗恒星“DNA”——恒星化学元素(如铁、铝和氧)含量的调查结果,这是迄今对银河系内恒星进行的最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人员表示,新数据有助天文学家为太阳找到失散数十亿年的“兄弟姐妹”,并研究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历程。

大爆炸后宇宙刚形成时只有两种元素:氢和氦,随后出现的元素创造了恒星和行星,并使生命在地球占据一席之地。像所有恒星一样,太阳源于一个可能产生数千颗其他恒星的“摇篮”星团,但由于银河系中的星团通常被迅速撕裂,散布于整个银河系,因此,很难说银河系中哪些恒星出生于同一个地方。

为整理好银河系恒星的“家谱”,2013年,澳大利亚和欧洲天文学家启动了“用高效和高分辨率多元素摄谱仪进行的银河系考古学”(GALAH)项目,旨在观测超过100万颗恒星。该摄谱仪安装于英澳天文台。与以往研究相比,GALAH测量的恒星最多,且测量精度最高,这将有助于天文学家洞悉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历程。18日,GALAH首批对34万颗银河系恒星的观测结果出炉。

GALAH团队成员、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副教授丹尼尔·扎克解释称,为进行该项目,英澳天文台一次收集了360颗恒星发出的星光,摄谱仪将光分成不同波长范围的光谱或光带,光谱中暗带的大小和位置揭示了恒星中不同元素的含量,且每种元素在不同波长处都有自身独特的“指纹”模式。通过分析频谱中的这些“指纹”,可以寻找互相匹配的恒星。

项目科学家加扬蒂·德·席尔瓦说:“收集恒星‘DNA’并比较光谱中的‘指纹’,有助找到太阳失散数十亿年的‘手足’,发现银河系的原始星团,包括太阳的出生星团等。”

相关的11篇研究报告分别发表于《皇家天文学会月报》和《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