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获悉,4月20日下午3时许,“潜龙三号”无人自主潜水器正常结束使命,于4时许顺利回收至甲板,首次在大洋一号船完成遥控回收。首潜告捷,各项技术指标得到全面测试,均达到技术指标要求,为“潜龙三号”海试验收奠定了基础。
“潜龙三号”总设计师、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刘健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4月20日早上6时许,“潜龙三号”到达设定的3750米深度,距底200米,开始按设计路径巡航测量。下午3时许,“潜龙三号”浮出水面,顺利完成各项测试指标,此次下潜最大深度3955米,航行24.8公里。
“潜龙三号”在首潜过程中展现了出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完成了无动力下潜、无动力上浮、深海航行控制、最大速度、深海光学探测、深海声学探测、CTD、甲烷、磁力仪、浊度、氧化还原电位等各项功能与技术指标的测试验证,达到试验目的。
按照航次计划,本航段计划用时19天,科考队将利用“潜龙三号”分别在南海北部试采区和参照区开展多金属结核调查,获取高精度地形地貌及结核分布资料。
据了解,“潜龙三号”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立项,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作为技术总体单位,联合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共同研制。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