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志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4/18 10:04:44
选择字号:
智慧农业让经营个性化

分享收获CSA 农场等待收获的蔬菜。分享收获CSA 农场供图 

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以往“生产什么,便供应什么”向“需求什么,便生产什么”新模式转变,也预示着农业经营将向订单化、流程化、网络化转变。

■本报记者 秦志伟

坐在家里,操作着移动互联网APP,根据自己的偏好、参考大众评价订购农产品,正成为一种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可以根据农产品行情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实时准确地获知农业生产供应链各个节点的状况,并以此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孙忠富看来,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以往“生产什么,便供应什么”向“需求什么,便生产什么”新模式转变。“也预示着农业经营将向订单化、流程化、网络化转变。”孙忠富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正是智慧农业的体现。

“定制农业”广泛兴起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不仅体现在其生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环境条件,还体现在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价格波动大等特征上。记者采访时,不少涉农经营主体反映,当前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已经常态化。

众所周知,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多以家庭为单位,产品种类单一,规模小且分散,存在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偏低的问题。但不可否认,尽管我国农产品市场规模巨大,但存在多样化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的问题。

在孙忠富看来,解决上述问题的重点在于提高农户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关键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市场供需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农产品供需的有效对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持续增加,人们希望消费到绿色、健康、多样化的农产品。显然,过去那种“生产什么,便供应什么”的生产经营方式,已经过时了。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接小农户与大市场是关键。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道亮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践证明,农业电子商务是一个有效途径,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追溯监管效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收获CSA农场联合创始人程存旺博士多年来一直探索两者如何有效对接。据了解,分享收获CSA农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接。

具体操作是,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选择特定农产品品种或个体,以订单或预售的形式提前订购。分享收获CSA农场提前确定农产品的数量和品种进行生产,在收获农产品后,物流系统就将订购的农产品配送给消费者。

“这使得消费者和生产者实现了共赢,消费者得到了需要的农产品、享受了高质量的服务,我们也提高了经营效率和生产积极性。”程存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上述方式也是孙忠富向记者提到的“定制农业”。他介绍,定制农业就是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特定需求而专门生产农产品,满足有特别偏好的消费者需求。无疑,个性化与差异化的定制农业营销方式正广泛兴起。

此外,近年来各地兴起农业休闲旅游、农家乐热潮,通过网站等渠道推广、销售旅游产品,并为旅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已成为农民增收新途径和农村经济新业态。

智慧管理 精准营销

据介绍,云计算、大数据让农业经营者便捷灵活地掌握天气变化数据、市场供需数据、农作物数据等,准确判断农作物是否该施肥、浇水或打药,避免了因自然因素造成的产量下降,提高农业生产对自然风险的应对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智能设施合理安排用工用时用地,减少劳动和土地使用成本,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化,提高生产率。

“农业的发展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拼资源消耗、拼劳动力大量投入、拼化学药品的大量投入了,要用更智慧的方式经营农业。”孙忠富告诉记者。

而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使得诸如农产品电商、土地流转平台、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等农业市场创新商业模式持续涌现,大大降低信息搜索、经营管理成本。

程存旺也认为,现在不能仅仅在化学农业的层面改造农业,更应向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方向发展。智慧农业正依靠其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改变着农业的发展方向。

不仅如此,智慧农业依靠其相关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搜集消费者的日常网络浏览记录,对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以及在各大网站对农产品评价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精准营销。

程存旺介绍,他们根据消费者的收入状况与消费水平,按照不同消费等级对消费者进行市场划分,“通过不断的产品组合与价格组合,满足不同消费阶层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利用大数据还可以改进农业企业的广告投放策略,运用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分析具有特定需求的人群,将广告投放给真正有需求的消费者。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而追溯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据了解,农产品生产阶段的信息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份农产品信息档案建立的最初起点,都来源于智慧农业的生产阶段。

“通过可追溯数字化管理,使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实现全程监管,消费者才会放心购买。”孙忠富说。

智慧模式任重道远

事实证明,智慧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基于互联网平台、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业态与新模式。

专家认为,智慧农业设施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品质和安全性,提升农户的经济收益,但购置设施需要前期的投入、后期的维护费用。

据悉,目前智慧农业设施的应用多局限在农场或个别企业,缺少以产业链、价值链为主导的跨区域、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协调。“应加强相关模式研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的优势改造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和流通模式。”孙忠富说。

2015年,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第一次将“互联网+”行动提升至国家战略。将“互联网+”作为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改造传统农业,成为中国农业必须跨越的门槛。

4个月后,国务院印发了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具体指导意见,将“互联网+”现代农业作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明确提出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的总体目标,部署了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完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4项具体任务。

农业信息化顶层设计在一项项密集的政策出台中有序展开。“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慧农业。

在部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中,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强调,要推进信息化与农业融合发展。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构建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体系,加强数据采集、整合、传输、共享,强化农业大数据应用。

未来,抢占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将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视为驱动农业“跨越发展”、助力农民“弯道超车”、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新动能,已经成为农业农村工作者的共识。

《中国科学报》 (2018-04-18 第5版 农业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