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8/3/31 22:40:09
选择字号:
《科学》报道由中国科学家牵头的微生物国际大科学项目

 

2018年3月30日,《Science》杂志(科学)的新闻版块以 “New effort to sequence microbes”为题报道了由我国科学家牵头的一项正在进行的模式微生物基因组测序、数据挖掘及功能解析全球合作计划“Global Catalogue of Microorganisms (GCM) 10K Type Strain SequencingProject”,认为该项目将促进对微生物毒性和抗生素耐药性的理解。纽约大学著名微生物学家,《消失的微生物》一书作者Martin Blaser教授在采访中表示对于研究约100万尚未培养的原核生物,该项目将进行的1万个已知模式生物的基因组测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且非常有价值。同时,报道援引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双江所长的话称,该计划再次印证了“中国正在国际科学合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上周GigaScience杂志(SCI影响因子6.871)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Global Catalogue ofMicroorganisms 10K type strain sequencing project: closing the genomic gaps forthe validly published prokaryotic and fungi species”文章,正式宣布该项目在全球启动。微生物资源与大数据中心吴林寰博士为本文第一作者,微生物资源与大数据中心、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主任马俊才和WFCC主席Ipek Kurtböke教授为本文共通通讯作者。

模式菌株由于其参考性和唯一性,对微生物的鉴定、功能研究和大规模组学数据分析都对于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已知的微生物模式菌株广泛地分布在全球的保藏中心,已测序的微生物基因组还存在大量的空缺。通过对所有已知物种的模式菌株进行组学数据解析,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战略意义。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World data center for microorganisms, 简称WDCM)是该项目的主要发起机构。中科院微生物所是WDCM的主持单位。目前已有来自11个国家的16家保藏中心加入了该合作项目。项目计划五年内发起超过20个国家的30个机构参加的模式微生物基因组测序、数据挖掘及功能解析全球合作计划,完成超过1万株细菌、古菌和真菌组学测序及功能解析,覆盖所有已知原核微生物及科以上真菌微生物物种,建立所有微生物物种的组学数据百科全书,提出微生物数据共享与应用的国际ISO标准,建立国际权威微生物参考数据库,为大规模的微生物组数据注释和挖掘提供支持,同时有助于培育我国微生物领域的国际领军战略人才和青年人才。

作为中国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该计划将建立覆盖全球主要合作伙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科技资源共享网,聚集全球微生物领域优势科技资源和顶尖科学人才,帮助解决领域基础和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也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和名古屋议定书中的生物资源跨国转移及惠益分享机制等国际合作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充分体现了我国在微生物领域的科技创新竞争力和国际引领的综合能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