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韵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8/3/26 13:35:48
选择字号:
我国启动“中国-沙特塞林港遗址考古项目”

 

本报北京3月25日电(记者李韵)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日前向媒体公布,“中国-沙特塞林港遗址考古项目”正式启动。水下中心选派的中方队员一行五人,与沙特考古人员组成“中沙联合考古队”,将于3月26日—4月13日,对位于沙特阿拉伯王国红海之滨的塞林港遗址(Al Serrian)开展为期20天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

“中沙塞林港遗址考古项目”是国家文物局贯彻“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他们首次派出专业考古队伍在阿拉伯国家开展系统的考古工作。项目执行期限为五年。

沙特阿拉伯王国地处阿拉伯半岛,自古以来就是欧、亚、非大陆的海陆交通要冲。古代中国与阿拉伯半岛的交流源远流长,秦汉时期的合浦港、徐闻港以及广州南越王墓,都曾出土来自中东地区的舶来品。同时,在波斯湾、红海和阿拉伯湾沿岸的古代港口遗址,亦曾发现来自古代中国的珍贵文物。汉文文献则明确记载,唐代杜环、元代汪大渊、明代马欢等旅行家都曾游历阿拉伯半岛地区。

塞林港遗址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地处红海之滨,往北即是著名的朝圣贸易港口——吉达港(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者同为麦加朝圣贸易港。在阿拉伯文献中也记载,塞林港在9至13世纪时期进入繁荣期,来自印度、阿曼、也门等地的朝圣者和商人,或从此舍舟登陆,前往麦加。有旅行家记载,曾在此目睹清真寺、居民建筑、市场、水井等景观。

2016年,国家文物局曾派出考察队伍,对塞林港遗址进行前期考察,在红海之滨的一片盐碱沙滩地上找到该处遗址。本次考古队的中方领队、国家文物局水下中心水下考古所所长姜波参加了上述考察。他介绍,遗址现在是一片废墟,但在地表可见散落的建筑构件、陶瓷器残片及零星的碑刻等。他向媒体展示了考察中发现的部分文物的图片。记者注意到其中有青花瓷,以及龙泉窑、漳州窑瓷器的碎片。

据文献记载,郑和下西洋团队的马欢等七人,曾在第七次下西洋期间(1430—1433年),自印度古里港起航,横渡阿拉伯湾,进入红海,自塞林港北部的吉达港登陆,赴麦加、麦地那朝圣,并画得麦加天方真迹图——《天堂图》而还,为中阿文化交流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者了解到,对于水下考古人来说,红海、波斯湾是梦想之地,目前沙特境内有25支国际考古队在工作,两处水下考古遗址分别由德国和意大利进行考古发掘。而本次中沙合作考古的塞林港遗址,此前从未进行过科学考古,可谓是“拓荒之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