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是“枯燥”的代名词,“人到心不到”现象普遍存在。最近,以理工科见长的国科大,掀起了一场思政课的教学“革命”——
3月18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张杰刚下两会,又上讲台。应学生要求,张杰为国科大本科生上了一堂题为《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尽管是周日,但国科大玉泉路校区的700人礼堂还是装不下本科生的热情,部分学生只能坐在人文楼阶梯教室收看视频直播。
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庭大介绍,张杰讲授的这次课,是本科生公共必修课《形势与政策》的一次专题课。此前,张杰曾在雁栖湖校区为博士研究生讲授了一次公共必修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受到了如潮好评。
尽管已经对“传说”中的思政课有所耳闻,但学生们还是被这堂课的内容震惊到了。157张PPT,横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物理、化学、力学等多个学科1000多个知识点,数不清的PPT动画以及同时在三个屏幕上播放的高清视频,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思维。
思政课的“抬头率”问题,曾引起过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关注。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他就曾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人到了心却没有到,主要因为“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不时尚,所以亲和力就差。
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张杰在课程中加入了国科大学生最感兴趣的科技元素。他以物理学家的思维,从问题出发,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以世界范围的对比和大时间跨度的史料与数据作为分析推理的基础,引导本科生分析5000年来中华民族形成的文化基因,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所做的道路选择,十八大以来新时代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十九大之后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
令大家万万没想到的是,张杰还用植物光合作用原理解释人类文明起源问题,从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导人类文明发展与能量获取和科技应用成正比的规律。他使用了大量的图表、数据,引用了国际知名机构和学术期刊的研究成果,最后还像学术论文一样,标注了28份参考文献。
上完这堂“另类”的课后,学生们普遍感觉,“这堂思政课是按照专业课的标准来讲的”,大家不再低头刷手机,而是纷纷抬起头来,拍屏幕留资料,好回去细细消化。
张杰一向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期间,他就曾多次为大学生讲授思政课。2017年3月担任国科大党委书记以来,他一直鼓励教师结合国科大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以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探索推进研究型、互动型教学改革,让课堂真正“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喜欢。
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教师曾多次与张杰集体备课,他们发现,张杰的思政课非常讲究方法,他用理工科学生最熟悉的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通过理性思维得出相关结论。在张杰的带动下,学院里的青年教师都开始积极尝试用理工科学生熟悉的思维方式讲授思政课了。
“对于国科大的同学,用做科研的方法和精神讲授思政课,把思政课当成专业课来讲,就解决了亲和力问题,课堂讲授内容自然容易入耳入脑入心。”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任定成说,“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后,就会跟着老师一起学习和思考,‘低头族’自然就会变成‘抬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