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毅飞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8/3/19 10:30:32
选择字号:
若是小行星来了,人类举起怎样的“猎枪”

 

这几天俄罗斯科学家的一项实验引来不少关注。他们用激光脉冲模拟核弹爆炸来摧毁陨石模型,以了解击毁小行星需要怎样的爆炸力。小行星撞地球,无疑是让人类思之极恐的噩梦。好在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在面对天外威胁时不必像恐龙那样束手待毙,而想出了许多应对手段,最简单粗暴的就是用核武器将小行星击毁。

然而光知道爆炸力并不够,前提是要能准确击中小行星。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副总设计师宋保华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人类已具备用导弹击毁小行星的能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球已建立近地小行星观测网,寻找并监视一些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往往能提前数月甚至数年预判它何时会接近地球。但宋保华介绍,小行星进入大气的具体时间、姿态角度等具体细节,只有提前几个小时才能算出精确答案。

确定小行星轨道以后,就要选择合适的拦截点将它击碎,使它在落地前烧蚀殆尽。宋保华说,拦截点可以距地面300公里、200公里高度,100公里是最晚拦截点,再低难度和风险就大了。拦截点的距离取决于选用拦截的火箭,也要考虑对小行星质量和成分的判断,如果它密度较小,不是很坚固,可以等它靠近些再打,有助于提高打击精度;如果它比较结实,就尽量远距离拦截,必要时组织二次或多次打击。

“从导弹射程来说,200、300公里高度甚至更高都没有问题。目前人类可以把几吨重的卫星送到36000公里高的轨道。”宋保华说,但要精确瞄准小行星却存在一些困难。他说,对于金属材料制成的航天器,地面雷达可以提供有力观测,然而对小行星,要以光学观测手段为主。这一方面会受云雾影响,另一方面不易判断距离,必须用多台望远镜同时观测,通过对空间角度进行解算,才能实现定位。

解决了射程和精度问题,剩下的就看小行星有多“抗揍”了。俄罗斯科学家在前述实验中证实,摧毁小行星模型时,一连串小型爆炸比单一的大爆炸更加有效。宋保华赞同这一结论,表示其中涉及几方面技术。

例如制导技术。试想,小行星遭受第一次打击后,其速度、轨迹均可能发生变化,会不会影响后续打击的精度?“这里涉及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制导,意思是主动寻找目标,追着打。”宋保华说,小行星主要在外太空飞行,接近地球时与大气摩擦生热,利用可见光、红外等探测制导手段都比较合适。这里涉及的可能是一群导弹打出去,如何辨别“敌友”,怎么组团让打击效果最好,这些技术完全可以解决。

此外,打击小行星当然不能心慈手软,务求“赶尽杀绝”。如果飞来的是个庞然大物,我们能用多少导弹去打它?多大的能量去杀伤它。宋保华表示,导弹数量,能量受限于地面的资源保障,“按照现在的技术,一次同时发射几十枚导弹打击小行星不是问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