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笔下的小行星撞地球。图片来源:John R. Foster/Science Source
本报讯 大约8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为1000米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其威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散落的残骸遍布于1/10的行星表面。然而它的撞击坑至今仍未被发现。如今,据信来自于此次小行星撞击的玻璃状残骸表明,这颗小行星撞击了今天东南亚地区的某个地方,而当时我们的祖先已经在地球上行走了。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这一撞击事件是这种规模当中最年轻的,它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德国海德堡大学地球化学家、并未参与这项研究的Mario Trieloff说。
大规模的影响可以通过向大气高处排放大量的灰尘和烟雾扰乱地球的气候,在那里它们可以阻挡阳光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在此之前,人们还发现了此次小行星撞击的假定残骸。研究人员已经在亚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发现了一些被称为玻陨石的大块玻璃状碎片,而它们的分布模式表明,这颗小行星曾撞击了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玻陨石(重量超过20公斤,并由此推测出撞击所喷发的最短距离)便是在该地区发现的。
为了证实这一假设,澳大利亚珀斯市科廷大学天体生物学家和地球化学家Aaron Cavosie和他的同事,研究了产自泰国的3种玻陨石的化学成分。
研究人员搜寻了莱氏石的证据,后者是一种罕见的矿物,只有在极端的压力和温度下才会形成,就像小行星撞击地球时那样。但是研究人员必须推断出莱氏石曾经存在——它在形成几秒钟后就消失了,进而转化成锆石,这是一种在地壳中常见的矿物。
研究人员在玻陨石中研究了锆石的微小晶体,并观察了它们的几何方向。科学家发现,这些晶体的宽度大约是人类头发直径的一半,它们展示的3个不同的方向以大致正确的角度相交,这与实验室和理论结果相一致,这些理论结果显示了锆石是如何转变成莱氏石,然后又变回锆石的。另一方面,从未转化为莱氏石的锆石晶体往往都倾向于朝向一个方向。
Cavosie和他的团队总结认为,在这些玻陨石中,之前莱氏石的存在意味着它们曾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灼热的温度。这一发现与在泰国发现的普遍大质量的玻陨石相结合,表明小行星撞击发生在东南亚的某一地区。研究小组近日在《地质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Cavosie和他的团队认为,其他研究人员在一些玻陨石中发现了一种高压版本的石英证据,但莱氏石是对发生在附近的撞击事件的更好示踪物。Cavosie说:“莱氏石大体上需要更大的冲击压力才能形成。”
然而,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美国纽瓦克市特拉华大学地质学名誉教授Billy Glass认为,这个失踪的陨石坑之谜还没有得到解决。“研究人员不能仅仅根据来自一个地点的样本便缩小这个陨石坑的范围。”Glass说,“他们需要研究来自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样本。”
Cavosie和他的团队计划未来在玻陨石散布地区检测更多的玻陨石。令他们感到很困惑的是,为什么一个据推测很大且在地质学上很年轻的陨石坑——这意味着它并没有暴露于来自风雨的太多侵蚀——却无法找到。
如果发现了这个陨石坑,将可以揭示撞击对附近的生命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不太遥远的祖先见证了这次撞击。”Cavosie说,“他们可能一直在打瞌睡,但像形成50到100公里直径撞击坑这样的事件肯定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赵熙熙)
《中国科学报》 (2018-01-10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