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漫山彩林扑面来 化作铁路守护神 |
——曹建猷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重走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凤段 |
①项目组成员在宝鸡站(右二为组长谢瑜)。
②列车穿行在山岭间。
③布满电缆的电气化铁路站场。
④宝凤段青石崖站,前面的隧道撒有曹院士的骨灰。
⑤漫山遍野的彩林。
■韩琴英
为了完成采集工作,我们曹建猷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去北京、天津、西安采访曹院士的子女、搜集资料,在西安—成都的返程中,专门乘坐绿皮火车,在20年前抛撒着曹院士骨灰的宝成铁路宝凤段(宝鸡—凤州)电气化铁道线上,体验60年前倾注着他一腔心血的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道,缅怀这位我国电气化铁路奠基人——曹建猷院士的大师风范。
曹院士去世已经20年,他生前所从事的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的研究、建设已过去60多年。为了增加采集、撰写资料的感性认识,拉近与曹院士的时代距离,组里特意安排了这次缅怀之旅,也可以说是“朝圣之旅”。
曹院士生前特别赞赏不保留骨灰的做法,1997年去世后,子女尊崇他的意愿,将骨灰撒在他曾为之呕心沥血的宝凤线上。从西安上车,经过2个多小时车程,我们到达宝鸡站。这天的天气特别好,晴空万里,艳阳高照,视线所及,清晰入眼。这个站有18分钟的停留时间,我们下了车,驻足,朝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向曹院士行注目礼。
列车继续平稳前行,过了宝鸡站,车窗外的风景大不相同。之前多为平地,这时则山岭起伏,彩林遍布,枫叶红似火,松林翠欲滴,红柿满枝头,沟壑挺且直,犹如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据说,秋天是宝凤线上风景最美的时候。但是,我们宁愿相信,那是曹院士的灵魂和群山融为了一体,才有如此的美景。
随着列车前行,60多年前的往事一一浮现在我们面前。
1951年,曹建猷在取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学博士学位后,放弃了在纽约大学的教职,携妻女远涉重洋回到祖国。他没有选择在上海大城市的工作,来到比较偏僻的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任教授,不久之后兼任系主任。
1952年,军委铁道部决定发展我国的电气化铁路,并在唐院设置电气运输专业,培养技术人才。在全面学习苏联的氛围下,原本在美国研究同步加速器的曹建猷,开始从头学习俄文。但他不是盲目地学习,而是一面学习,一面结合研究世界各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在他回国以后,就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标杆,要把所在的唐院电机工程学办成像麻省理工那样世界一流的学科;要把中国的电气化铁路按照世界的先进水平来建设。电气化铁路的首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何种电流制式,当时苏联专家正在指导中国技术人员使用直流电的制式,来设计宝凤段电气化铁路。他经过研究比较后认为,新的工业频率单相交流制比较经济,其他方面的优点也较多。那时国内外对于电气化铁路使用直流电还是交流电的制式问题,两种意见争论不下。他的这种果敢胆魄、远见卓识,在当时全国上下“一边倒”学习苏联“老大哥”的大环境下,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曹建猷有理有据的建议得到了军委铁道部领导的支持,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他的观点也于1956年11月25日在《人民日报》以《我国铁路电气化的途径》为题发表。铁道部停止了原已开始的按照直流电来设计宝凤段的工作,重新以曹建猷提出的按照25千伏工频单相交流制进行设计。宝凤段由于地势险要、隧道多,90多公里就有48个隧洞,而被选为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改造线路。之前使用蒸汽机车牵引时,由于烧煤而产生大量烟雾,司机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乘客也非常难受。尤其在上秦岭的转弯加3%坡度的地方,需要3台蒸汽机车牵引,浓烟使人睁不开眼,在过隧道时有窒息的感觉。速度最慢时仅5km/h,人们可以像“铁道游击队”那样在途中搭便车。而使用电力机车牵引,在当时则可达25km/h ,速度提高了4倍。
1960年5月,宝凤段电气化铁路建成进行通电试验,曹建猷任试验组副组长兼技术组组长。通电试车获得成功,次年正式运营。
1995年,曹院士曾撰写自述,简要记录自己的学术历程,文章取名《为铁路电气化开个好头》。万事开头难,何况是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能开个好头,里面有多少艰辛不为人所知!的确,他60年前建议使用的25千伏工频单相交流电制式,在唐山铁道学院开设电气运输专业培养的一大批技术人才,奠定了我国铁路电气化的坚实基础。从宝凤段起步,今天,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高速铁路网,由于当年采用了正确的制式,使我国后来高铁的发展没有走弯路,没有交“学费”,沿着正确的道路快速前进。他61年前所言:“可以预期,经过三四十年之后,由原子能电站和水电站所结成的电力系统将遍及世界,铁路干线将普遍采用电力机车”,已经成为现实。
列车行驶在山岭之间,蜿蜒曲折,却一路向前,犹如曹建猷的人生道路。在80年的人生旅途中,他既有过战争年代的动荡、生活窘迫,“文革”中遭遇横祸的磨难,也有在开创新中国电气化铁路、培养电气化铁路建设人才事业的不懈奋斗中,所取得辉煌成就的愉悦。他始终豁达、乐观,对新中国、对中国共产党抱有坚定的信心,在70岁时毅然申请入党。
列车风驰电掣般行驶,窗外的景色一一掠过,在那鳞次栉比的山峰,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个跳动的字符——爱国……报国……忠诚……
此行收获良多,与以往的单纯乘车不同,我们自始至终心系这条铁路,16个多小时,人在车上,心在路上。结合已经了解掌握的资料,用心去体验、体察、体味曹建猷当年的工作环境、艰苦条件,感受创业的不容易。一个留洋的博士、大教授,为了国家的建设事业,来到这大山沟。这使得我们进一步搜集、整理、撰写这部分的研究资料,有了真切的感受,也更有了底气。虽然比起现在众多的电气化铁路来,这条线已算不得是最先进的,但它当年的示范作用将永载史册。在这条起伏不平、山林密布、从零开始的电气化铁路上,集中地体现了曹建猷的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精神,向世界先进科技看齐、结合中国现实实际的接地气的科学精神,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执着精神,这些都是在今天新时代复兴民族大业的进程中,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校史馆)
《中国科学报》 (2018-02-26 第8版 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