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航空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必须要发展自己的航空产业,尤其是民用飞机产业,必须依靠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取优势地位。”11月6日,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姚俊臣在“第八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今后有望成为全球第一。据统计,中国现有2000多架喷气客机,未来20年将发展到8000多架,每天有300多万人在中国境域内飞行。作为高端飞机产品,喷气客机产品附加值高,相当于汽车产业的100倍,产业扩散度和带动效应强。
中国民用喷气客机市场潜力巨大,行业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然而,市场上却只有8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喷气客机承担着中国民航运输任务。
“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喷气客机”,中国商飞ARJ21新支线客机总设计师陈勇在论坛上指出,ARJ21喷气支线客机工程获得2018年度“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当前,全球能够研制喷气客机的第一梯队国家有美国波音、欧洲空客,第二梯队有加拿大和巴西,中国也是少数能研制喷气支线客机的国家之一。
在陈勇看来,把发展喷气客机作为重点,自主研制大型飞机,发展具有竞争力的航空产业。其潜在意义在于打破国际垄断,降低采购成本,更直接的意义则是可带来超过数千亿的工业产值。
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利器工程,国产ARJ21实现商业化运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突破了喷气民用飞机的研制设计、适航取证、批量生产、系统集成等全过程的核心技术,建立了喷气客机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众所关心的安全性能方面,试飞结果表明,一架每天飞行10小时,“一生”完成6万小时飞行的国产ARJ21飞机,全机灾难级事件的发生概率小于10的负8次方,“比适航安全标准10的负7次方还要低一个数量级。”陈勇说。
“近年来,我国航空事业呈现井喷式发展,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离世界头号航空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姚俊臣说,面对未来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加激烈的竞争,青年科技工作者作为创新的主力军,必须大力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在自主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