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丽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10/22 10:39:33
选择字号:
四川农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助力高产增收

 

近日,全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研讨及现场观摩会在四川召开。与会代表深入四川自贡、眉山仁寿等地考察了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杨文钰主持研发并试验示范16年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玉米大豆既是人类的食物需要,又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和工业的加工原料。我国常年需求玉米2.5亿吨、大豆1.2亿吨,要生产足够的玉米大豆需要近15亿亩的播种面积。玉米大豆是同季旱粮作物,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将永远无法满足玉米大豆净作用地需求。

“只有协调发展玉米和大豆生产,才能应对国际贸易新形势下我国玉米大豆的安全,把优质蛋白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中。”杨文钰表示,禾本科-豆科间套作是世界公认的典型绿色农业生产模式,不仅高效利用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更重要的是降低氮素面源污染的风险,环境更友好。

2002年来,四川农业大学等多家单位坚持玉米-大豆传统间套作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形成了以“选品种、扩间距、缩株距”为核心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16年的试验示范表明复合种植玉米产量与净作玉米相当,多收一季大豆,1亩地能产出1.4亩地的产量,处国际领先地位。同时,研制了与之配套的播种收获机具,在国内外率先实现了玉米大豆间套作机械化,为该技术的应用推广创造了基本条件,连续12年列为农业部主推技术。

2016-2018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支持下,四川农业大学联合多家研究单位在我国西南、西北及黄淮海地区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千亩示范片与百亩示范方建设。“玉米不减产,每亩还多收100-150公斤大豆,亩增收入400-600元。”杨文钰表示。

据杨文钰介绍,该技术具有“高产出、可持续、机械化、低风险”四大优势。具体而言,复合群体内光能利用率3%以上,大豆平均亩产100-150公斤。其次,提高根瘤固氮量10%左右,减少氮肥施用量4-6公斤,病虫发生率较净作降30%-50%,农药施药量降10%-15%。种管收全程机械化,解决了间套作技术应用国际瓶颈问题。提高了复合系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尤其是抗旱、抗风能力。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