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锋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0/16 10:26:41
选择字号:
对“诺贝尔奖”的渴求不能拔苗助长

 

■李锋亮

目前除了文学奖外,201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都已公布。尽管今年对诺贝尔奖得主的讨论出现了很多新的故事甚至可以说是争议,但是和往常一样,国内又是一波舆情从教育、科技、文化、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质问”为什么目前斩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如此之少。

笔者没有研究过到底是哪些人群在“质问”为什么目前鲜有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只是觉得这种观点和目前社会中,质疑中国科技工作常见的观点可能存在一定的矛盾,比如认为只发文章而没有成果转化纯粹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再比如认为发国际期刊有什么用。

然而,在科技史上推动重大成果诞生的一个重要源泉,就是研究者发自内心的兴趣。因此,如果要求科技成果须“有用”,就已经将很多研究成果扼杀在了萌芽阶段。另外,科技成果很难在没有学术交流的环境下诞生,如果不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甚至都不去读国际期刊上发表的文章,那要到哪里获得更便捷、更有效的学术交流渠道呢?如果没有充分的学术交流,怎么能够奢望有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产出呢?

所以,如果强调学术研究必须有用、贬低学术论文发表的价值,就很难期待有丰富多彩的科技成果的产出。如果贬低国际学术论文发表,就无法建立起通畅的学术交流环境,这会直接压抑科技的发展。基于上述逻辑,笔者认为一方面质疑中国目前诺贝尔奖少,一方面却又大肆对“无用”的学术论文,尤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污名化,是一种自相矛盾,是不懂科技发展基本规律的一种表现。

说到规律,笔者想到一个国人耳熟能详的成语——“拔苗助长”。很多国人用此来抨击目前很多教育机构让小孩超前学习的现象。笔者认为现在要求中国科技工作者大面积出诺贝尔奖级成果也是一种典型的“拔苗助长”的心态。因为诺贝尔奖的成果与其最终获奖具有相当的时间滞后效应。连爱因斯坦这样被各领域举世公认的独一无二的人物,其获得诺贝尔奖的时间都大大滞后于其获奖学说所提出的时间。屠呦呦老师获奖的时间同样远远滞后于其成果发表的时间。

因此,现在要求中国多获诺贝尔奖在很大程度上可谓脱离现实基础。因为在几十年前,中国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是全面落后于国际顶尖水平的,当时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核心任务也并不在于追求国际领先与创新,而是要解决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与工程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追赶,虽然现在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突飞猛进,但是在很多高精尖领域,我们仍然达不到引领的水平。所以,可以预计在未来的若干年内,诺贝尔奖也很难花落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质疑为什么中国目前斩获的诺贝尔奖如此之少,不是一种拔苗助长的心态么?

熟悉诺贝尔奖历史的读者可能知道,虽然美国作为二战后的超级大国的确是拿诺贝尔奖的大户,但是在二战之前,拿诺贝尔奖的美国籍科学家并不多,那个时候欧洲科学家才是诺贝尔奖的常客。而要知道早在19世纪90年代年代美国的经济就已经是全球第一了。

所以国人渴望更多中国学者获得诺贝尔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千万不能急躁与苛求,因为科技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急不来。真要急了,后果可能跟拔苗助长这个的结局一样,禾苗都枯死了。基于历史发展脉络和科技发展规律,笔者大胆预测,如果203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能够达到世界第一,那么在2060年左右,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将呈现井喷之势。

当然,上述图景要真正实现,就要有针对性地制止对发表“无用”学术论文、发表国际论文的污名化,鼓励中国学者完全融入国际学术界,这样才有助于为中国学者营造更好的研究氛围,才有助于更多的诺贝尔奖级科学成果诞生在中国的土地上。

还有更为重要的是,高考千万不能降低对基础自然科学的考核与选拔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才能保证中国科学家的规模与水平。只有在一定规模与水平的基础上,才会有一定的中国科学家脱颖而出最终斩获诺贝尔奖。没有足够的科学家人群作为支撑,诺贝尔奖的成果就是无源之水,奢望多多获得诺贝尔奖就是痴人说梦。

与之相反,如果在高考改革过程中,大幅度降低了基础自然科学的考核与选拔要求,如果“学这么难的数理化有什么用”等反智言论继续甚嚣尘上,何谈中国科学家的名字能够经常在诺贝尔奖榜单上出现,中国的经济实力能够长久位于世界前列?

《中国科学报》 (2018-10-16 第5版 大学周刊)
 
相关专题:2018年诺贝尔奖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