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12 8:50:42
选择字号:
用微博私信干预自杀行为

 

自杀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及公共卫生问题,无论是对当事人的家人朋友,还是对周边环境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青年人为主力军的部分网络用户,会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上表达自杀意念、直播自杀甚至相约自杀。

近年来,中科院心理所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关注,以微博为平台开展自杀意念的主动识别和干预的研究和实践。

造成自杀的因素很多,研究人员认为,主动求治率低是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出现的许多自杀心理疏导热线和预防中心都需要个体主动寻求帮助,这就给大部分不愿意主动求助的有自杀意念者带来了一定阻碍。

事实上,尽管科学家已经从多个方面对自杀意念群体的帮助方式展开了研究,但大多研究集中于主动寻求帮助情况下的处置措施。中科院心理所互联网心理危机监测预警中心,主要针对的就是有关自杀预警及干预的研究。

此前,他们研究利用网络大数据识别自杀意念,实现对个体自杀风险的监测。因为他们发现,大多数自杀行为发生前是有信号的,比如情绪低落,流露出绝望、无助的想法,甚至搜集自杀的相关资料,或把自杀作为写作的主题等,这些信号都有可能在网络有所表达。

这一次,他们利用微博的及时性,在确保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提出利用微博私信帮助这一群体,通过私信向有自杀意念者精确投放帮助信息,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时效性。

基于已有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进行了两次焦点小组访谈,充分考虑到微博私信对于自杀意念群体的各种影响因素,并通过对实际曾经有过自杀意念表述的群体进行调查访谈,了解他们对于私信的态度,同时弄清他们对于帮助信息的具体需求。通过这样的访谈得到此群体对于微博私信设置的反馈,形成了微博私信设置调查问卷,并向4222名有过自杀意念表述的群体发送参与调查邀请,最终有725名参与调查。根据问卷结果,研究人员归纳并总结出受自杀意念群体关注的私信特点。

首先,78%的人并不反对收到私信,并且希望面对心理危机时能够获得心理测试结果反馈以及专业实际的措施;发信人越可靠,这个群体越会点开私信中的链接;有54.5%的人希望在私信中看到具体应对心理危机的措施。

这项研究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对有过自杀意念表述者的调查,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设计出有效的微博私信,为利用社会媒体进行自杀干预给出明确的指导。(朱香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8-01-12 第3版 科普)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