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
近日,“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和学科名单公布后,迅速引起高度关注。大家除了谈论世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以外,还津津乐道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有些大学的优势学科没被列在榜单中,更是成为议论的话题。
这次“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充分显示出坚持以学科为基础,突出学科建设重点,扶优扶需扶特扶强。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通过的认定标准加以认定的学科,基本上体现出追求卓越、优势或特色明显的特征。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第五条指出:“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支持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加强建设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
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以若干一流学科为支撑,只有形成若干个一流的学科,才谈得上世界一流大学。从三部委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可以看出,越强的大学建设学科数通常越多,两者基本上是成正比的。追求世界一流,要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形成学科特色,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汇聚优质资源,推动学科与大学整体建设协调并进。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少数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众多,学科与大学整体建设可以比较好地协调起来,共同推进。但在有的高校认定学科不一定都是人们印象中这所大学的优势学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全国还有比这所高校更强的学科。而限于名额,按认定标准没能入选。
大家要认识到,“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追求卓越的一项国家计划,是政府行为,它要实现的目标是世界一流,下达的认定学科跟一所高校最想发展的学科不一定都相符。尤其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学科较少,或者只有一个“自定”的学科。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学科发展不能只顾一个学科,还是要根据高校自身实际,选择若干学科认真建设。
在没有认定学科的情况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倒是可以自己选择最想建设发展的学科或者学科群加以建设。但是,在2020年就要进行建设周期考核,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双一流”建设毕竟不同于高校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入选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入选学科的建设,但有的高校的优势学科没能入选认定学科,并不意味着没有入选的学科就不重要了,就不能发展了。高校已经制定的比较全面的“十三五”规划,还是应该继续贯彻落实。
高校的“十三五”发展规划是经过上上下下认真讨论制定的,往往比较全面地反映出高校的整体发展思路,学科建设也不限于某一个或两个学科。在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之后,可能对规划纲要作部分调整。然而,不少大学的一些主流学科,如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的基础学科,是一所大学的学科根基,即使没有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也对一所大学非常重要,还是应该着力加以建设。
同时应该指出,“双一流”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毕竟“双一流”不是只能上不能下的固定身份,3年多后就到了2020年,到时候,无论是一流大学还是一流学科都还可以动态调整。某些高校的优势学科,如果在这几年中加强建设,说不定下个周期就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了呢。
《中国科学报》 (2017-09-26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