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9/26 9:42:19
选择字号:
向全球一流创新高地迈进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谋划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综述

 

■本报记者 彭科峰

5年前的7月,作为中科院序列中的“小弟”,中科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正式获批成立,负责中科院怀柔园区建设等事宜。当时,新加入中科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的怀柔人王俞涵一定没有想到,5年之后,雁栖湖畔这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会建起举世瞩目的国家科学中心。

201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批复《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同意建设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三城一区”之一,北京怀柔科学城将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根据规划,到2030年,一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科学中心将在这里崛起。

“毫无疑问,这将给怀柔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而我们的工作,也将会更加繁忙,更加有意义。”王俞涵兴奋地说。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三大国家科学中心的开始创建和雄安新区建设的布局,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思路绘就未来蓝图、用大手笔推动科技创新的缩影。

全新符号 未来标识

科学中心——筑起科技强国地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前所未有。

2012年,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6年,党中央颁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创新型国家如何建设?科技强国如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还明确提出,要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早在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沪考察时,就明确要求上海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强调到2030年,上海着力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在服务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科技合作与竞争中发挥枢纽作用,为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同样提出到2030年,北京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一南一北,上海与北京,相继开始了全国科创中心的探索和建设。而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也在这一年相继成立,一个全新的符号体系正在快速崛起,将成为中国未来的形象标识。

“在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张江、合肥、怀柔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这样表示。

在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重点开展4方面工作:一是建立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二是推动设施建设与交叉前沿研究深度融合;三是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四是探索实施重大科技设施组织管理新体制。

在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发展;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统筹布局前瞻谋划国家实验室建设;集聚国内外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加强配套设施保障,形成“引得进、留得住”的优良生活工作环境。

在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着重建设国家实验室、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一批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建设一批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建设“双一流”大学和学科,以及建设滨湖科学城。

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将成为助力中国科技进步的基石。

千年大计 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引导创新要素聚集

2017年4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消息一出,犹如平地春雷,响彻大江南北。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8个大字昭示着雄安新区设立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能要。

“雄安新区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服务京津冀,更长远意义是在新时期起到改革开放创新引领的示范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这样表示。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明确表示,雄安新区将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高新产业,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雄安新区承载的使命就是创新,今后将成为中国的‘硅谷’,是中国成为创新型现代化国家的心脏区域。”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这样认为。

的确,雄安新区从一开始,就已经有不少创新要素向之靠拢,不少科技因子向之聚集。

新区成立伊始,中国科学院、中船重工、航天科技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交建、中石化等纷纷表示,坚决拥护党中央决策部署,主动对接雄安新区建设,部分央企已明确表示将拿出“迁企”的实际行动,来支持新区建设。

北京大学将在雄安新区建立医学中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在雄安新区建立培训中心,河北大学成立雄安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众多高校也开始以实际行动,支持雄安新区的创新建设。

作为科技国家队,中科院也积极参与其中。2017年6月23日,中科院与河北省在京召开座谈会,签署全面深化合作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合作协议。白春礼表示,中科院将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和要求,迅速组建中科院参与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领导小组,与河北省和国家有关部门对接沟通,共同研究、积极推进有关工作。

张燕生认为,中国的产业未来发展就是创新,包括围绕创新的技术、研发、信息服务等,雄安新区是可以把这些转化成生产力的最好的地方。“这个平台和载体,可以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中心,从全球吸引高端的人才、资源和企业。”

加速发力 成果惊艳

勇挑重任——科学大院一马当先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始终将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作为关系长远发展的大事来抓,今年2月专门成立院科创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建立了3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办公室,与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多次对接和会商,共同研究推进共建工作。

由此,以中科院为代表的科研力量开始发力,众多创新成果开始让世人惊艳。

铁基高温超导、量子通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干细胞研究、外尔费米子……中国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不断。

“嫦娥”探月、“蛟龙”探海、“墨子”升天、“天眼”巡天……中国的重大科学工程熠熠生辉。

大科学装置是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以大科学装置集群独具的优异性能吸引世界各地优秀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成为世界杰出智慧的聚集地、世界最优秀科学技术成果的诞生地和解决“大科学问题”的摇篮。

在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球最大风洞实验室、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列车模型试验平台已经建设完成,正在为科学家的各项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最“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未来,国家还将在怀柔建设6到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在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已经建设完成,正在不断产出成果。

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水窗自由电子激光平台、SXFEL用户站……未来,一系列大科学装置也将在上海陆续建成。

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已经投入运行,并陆续取得重大突破。

聚变工程实验堆、先进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气环境综合探测与实验模拟设施、超导质子医学加速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大科学装置在合肥建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上海、合肥三地运行和在建的这些大科学装置,大部分都是由中科院牵头来建设。这无疑体现了中科院在国家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科院如何迈步从头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对此,白春礼强调,中科院要将实现“四个率先”目标与科创中心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参与科创中心建设工作,提升创新水平,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书写新的历史,创造新的辉煌。

《中国科学报》 (2017-09-26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