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冯军帅,大学时常常做一个美美的梦:左手一挥,启动了实验室里所有机器,右手再一挥,机器停止转动。他得意地笑着离开实验室,手一指,电灯“啪”地灭了,再一指,门“嘭”地关了。
一梦方醒,他发现自己已经研究生毕业,而且成了一家年产值近千万元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更重要的是,曾经的“美梦”,也已通过他所在公司研发的物联网成为现实。
冯军帅说,他从来没有想过,整天在实验室埋头苦干的“理工男”,也能和创新创业扯上关系。在激流勇进的双创大潮中,从一个爱幻想的普通大学生成长为创新创业的实干者,冯军帅实现了从“梦蝶”到“破茧”的嬗变。
构建双创“四重境界”
冯军帅笑称自己有强迫症:“上大学时,每次做完实验,都要一遍又一遍检查设备断没断电;有时候都下楼了,还要跑回去,检查实验室门有没有锁好。”他开始设想:“如果有一种软件能控制所有设备,那该多省事!”这样的想法让冯军帅走上了创新创业之路。
“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冯军帅说。由于经常要做开发测试,场地成了大问题,只能天天在教室和实验室“打游击”。在学校教务部门的帮助下,冯军帅申请到了一处30平方米的固定实验场地。“后来,这样的帮助成了常态。因为不同的团队有不同的需求,学校就以教务、团委、学工等部门牵头,形成了一个资源统筹分配的枢纽,协调各部门为学生双创做好服务。”
2015年,四川大学因为“一条街”而火了一把。面积达3679平方米的江安校区商业街店铺被学校统一收回,免费提供给了一群创业的在校学生。不仅如此,学校还把位于中心城区望江校区的一个科技园,腾出来给创业初成的学生团队。
在四川大学校长助理、学工部部长郭勇看来,不同于普通的创业孵化器,学校的商业街、科技园定位就是学生双创实践场地。“我们的重点不在于学生能把企业办得有多大,而是给他们梦想照进现实的机会。”
对冯军帅来说,这样的机会实在太宝贵。去年,他的物联网公司入驻学校科技园,双创企业的身份也给了他许多与学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机会,他笑称自己已经“修炼”到了四川大学双创的“第三重境界”。
近年来,四川大学为学生双创构建了“四重境界”:一是双创课堂,主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和基本技能;二是实践训练基地,给学生提供从想法到实践的机会;三是双创科技园,给初创企业的学生团队提供发展和成长的空间;四是双创科研院,各类科研资源的集中地,帮助学生进行成果转化、对项目进行深度开发。
跨出校门的学生团队
2016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4级研究生王成弟,凭借其团队的“云病理共享平台”项目,获得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曾在华西医院实习的王成弟发现,到这里就诊的病人往往已经跑遍了全国各级医院,得到了多个诊断结果,吃尽了苦头。看着这些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王成弟想帮助他们,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诊断是一个节点问题,关系到病人能否得到低成本、高效率的治疗。”王成弟说,有数据显示,目前80%的病理医生集中在三甲医院,而传统的病理诊断又非常耗时耗力,这就造成了“基层医院门可罗雀,优质医院一诊难求”的难题。
“所以我们尝试用互联网思维,实现病理诊断时间和空间的分流。”王成弟解释道,一是搭建“病理医联体”,通过网络会诊、医疗信息共享等方式,把基层医院和三甲医院紧密联合,减少患者就医成本;二是通过数字切片扫描,把病历转变为电子图谱,通过大数据比对,基本确认病情病况,病理医生只需复查确认,这大大提高了病理诊断效率。
“事实上,对于一群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个项目做起来非常困难。”团队指导教师包骥说,尤其是学生提出的“切片扫描”“数字病历”,涉及到图像分析识别领域一些前沿和难点问题。所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学生团队通过学校,邀请到了在该领域极有造诣的郑众喜教授和电子科技大学的李纯明教授坐镇指导。“我们的团队不仅跨出了专业,还跨出了校门,技术支持堪称豪华。”
“兼容并包不仅是我们的学校精神,更是我们双创的一大特色。”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说,川大每年投入2000余万元举办国际课程周,让每个学生都能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直接交流互动,共同进行双创实践和专题研究。2012年以来,学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类全英文课程657门,每年受益学生超过3万人次。
双创的核心是鼓励学生实践
去年,CEO冯军帅又多了一个头衔——四川大学创业导师,他与学校合作建设开放实验室。
“在这个开放实验室,我们把物联网平台贡献给同学们,让更多的想法得到实现。”冯军帅说,就像嫁接一样,他们的物联网平台就像母树,而同学们的想法就像要嫁接的枝条,最后会结出各种各样高品质的果子。
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张红伟介绍,根据开放实验室的要求,目前,川大的所有科研资源、实验仪器设备资源面向本科生开放,学生可根据研究兴趣,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等计划。学校每年投入1500万元,专门为学生设立“异想天开基金”“自主研究项目基金”。“申请没有门槛,我们不要求学生必须有成功的成果出来,因为即使失败,他们也会有所收获。”
“鼓励学生去创业、不好好学习就是本末倒置。”“双创就像一场轰轰烈烈的跃进,注定掉一地‘鸡毛’。”……针对当前舆论的一些声音,四川大学副校长步宏表示,过去大学生实践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川大通过双创,正在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把过去缺少的东西补回来。“双创的核心,是鼓励学生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锻炼、去实践。创业中的‘业’,不仅仅是企业,可以是科学研究事业,也可以是更好的人生。”
“双创实际上给我们的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倒逼我们去改革。”谢和平说,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这两年,川大实施了“非标准答案考试、取消60分及格”的学业考评体系,实行动态及格线。“不是简单地去考学生背了多少、记了多少,而是要考学生思考了多少、领会了多少。只要学生有好想法、好创意,我们就鼓励、就给高分。”(本报记者 鲁磊)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