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4/24 9:02:19
选择字号:
科研与创业并不冲突

 

■沈春蕾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新创业,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期间保留基本待遇。

科研和创业并不冲突,因为科研人员创业可以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为生产力。长期以来,我国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是一个大难题,大量经费换来的科研成果并未转化为应有的生产力。

早在2015年年底,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中引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3万项科技成果问世,有7万项专利成果诞生,然而其转化率只有10%,与美国的80%相去甚远,国内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处于低水平。这里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衡量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指数。

虽然当时有专家指出,受参照指标差异的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率的统计并不科学,很多数据缺乏必要的支撑依据,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内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确实处于低水平,而科研成果的泡沫化也值得正视。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的研发能力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结合产业化需求的成果较少;另一方面是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术成果很难直接交给企业实现转化,导致一项项科研成果不是被束之高阁就是陈列在展示馆里。

曾有一位渴求技术的企业老总说过:“实验室里诞生的是前沿技术,而我们企业需要的是3~5年内可以看到收益的技术。”那么,这两者可以合二为一吗?答案是肯定的。比如,拥有原创技术的科研人员通过自主创业就可以实现,因为他们最了解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创业他们又能接触到市场的需求,供需结合将有利于后续开发出迎合市场的技术。

在美国,科研人员创业早已是家常便饭。在中国,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科研人员创业也变得日益普遍。近年来,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再禁止员工在企业兼职,这也给科研人员松开了紧箍咒,进而衍生出一批科技创业公司。

随着一些研人员投身创业大军里,甚至成为企业法人,新的问题又浮出水面。经营一家企业,不同于管理一个课题组,难免会涉及大量商业事务,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投融资等等。

为此,部分科研人员通过学习深造,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也有部分科研人员更愿意潜心科研,那么就需要引入专业的管理团队负责企业运营。

从大的环境来看,国家给予科研人员创业提供的政策和支持都在增加,产业升级也会捧红新的投资方向,在未来几年内有望促成科研人员的创业高潮。

《中国科学报》 (2017-04-24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