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8 9:29:43
选择字号:
找准特色路 打造“双一流”

 

■本报记者 陈彬

话题:双一流

2015年底,我国提出“双一流”建设的整体战略布局,今年春节期间,“双一流”的具体实施办法正式出台。无疑,“双一流”已成为近两年高等教育领域人们最关注的话题。

那么,在代表、委员们的眼中,“双一流”战略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执行好这一战略又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访谈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大学教授陈保善

更多空间 更多口径

《中国科学报》:今年春节期间出台的“双一流”实施办法,可以从中读出哪些信息?

高岭:实施办法没有体现太多的细节,更多是宏观的定性描述。这就给了高校和地方教育部门更大的自由空间,能够使各校在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需求,发挥各自优势特色,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这也体现了在整个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不再像过去一样,拿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进步。这也使得学校和管理部门在学校的建设过程中,有精力和空间加强其自身的内涵建设。

《中国科学报》:“双一流”与过去实施过的很多工程相比有什么突破?

钱锋:过去曾实施过的很多工程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即用同一个口径衡量所有高校,而“双一流”建设在这方面有一定突破。该计划打破身份固化,实行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的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机制。此外,对比之前的“985”工程和“211”工程,“双一流”建设的覆盖面更广,尤其是一流学科建设,可能会覆盖一些非重点高校,这对于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提升我国高校的整体实力有重要意义。

“人事权”“财权”包干制探索

《中国科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将逐步落实建设高校自主权。你认为目前最需要落实的自主权是什么?

钱锋:我个人比较关心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审批权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也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根据国际惯例,国家不能监管某个博士点的审批与否,这一权力应该下放到大学。但在我国,完全的权力下放又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体制机制。

陈保善:我认为首先落实的应该是人事权和财权,现在高校引进人才还需要上报到上级人事部门,而批准程序常常要拖很久,即使批准下来,怎样“发工资”也会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如果能够进行一些类似于“包干制”的探索,将一段时间内高校的人事指标和财政指标下放给高校,让其灵活掌握,再辅以一定的考核监督机制,将会给高校的发展带来更大空间。

《中国科学报》:“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得失能够给“双一流”建设带来何种启示?

高岭:在我看来,曾经的“两大工程”更强调向欧美教育发达国家看齐。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提出的一系列指标体系也主要参考欧美的评价标准。但“双一流”建设强调的是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要更加强调自己的水平和特色。这就要求我们要同步发展自己的评价标准体系,并强调该体系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陈保善:我觉得最大启示是要杜绝“一评定终身”。太长时间不调整,会导致学校发展动力不足,而长时间对固定学校进行投入,很容易造成新一轮 “马太效应”。唯有创造一种可上可下的机制体制,才能鼓励各层级、各类型的高校和学科展开竞争,激发活力。

人才培养需注重“家国情怀”

《中国科学报》:具体到每一个高校,在实施“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如何走出特色?

高岭:不同学校对自身有着不同的定位,其发展目标不同,自身存在的短板也不同。因此,对于高校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自身的目标和国家需求进行有效的对接。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寻找自己的优势,并在“补短板”的过程中,形成在某一个领域的特色。

钱锋:高校首先应该对何为“一流学科”有一个明确定位,因为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

在我看来,所谓“一流学科”要么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围绕科学前沿能够与国际一流水平比肩;要么就要植根大地,能够为国民经济的重大需求作出自己突出的贡献,正如习总书记所言,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这对于一流学科的建设同样重要。

《中国科学报》:作为高校中心工作的人才培养工作又该如何配合?

高岭:不管是否进入“双一流”,人才培养都是高校必须坚持的中心工作。在这方面,一些高校可能存在一个误区,将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思想政治学习割裂开了。应该坚持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个整体,在学习的过程中落实对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我们要真正从社会需要出发,从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把分散的教学活动变成一个完整有效的教学体系。

陈保善:总的感觉是,在过去几十年间,我国高校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呈现下降趋势。这尤其要求我们在“双一流”建设中,着力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可度和责任感。毕竟“双一流”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更高,而越是高质量人才,越是对国家发展和建设贡献度更大的人才,其自身的国家民族认同感就愈加重要。

《中国科学报》 (2017-03-08 第4版 两会)
 
相关专题:2017年两会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