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第四届(2017)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在陕西杨凌举办。由国家肉牛改良中心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本次论坛,以“加强中国黄牛选育改良,促进现代肉牛产业发展”为主题,来自11个国家的26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
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杨振海致辞道,肉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产业,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2016年,全国肉牛(肉牛+役用牛)存栏9242万头、出栏5110万头、牛肉产量717万吨,分别是1980年的1.3倍、15.4倍和26.6倍。肉牛出栏率从1980年的5%提高到2016年的55%。出栏体重也有大幅提高,据对农业部肉用养殖户定点监测,今年1—10月份出栏肉牛的头均活重已经达到490多公斤,我国肉牛生产水平逐年提高。
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昝林森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牛品种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113个牛品种,目前,支撑肉牛产业的品种有70多个。经过近30年发展,肉牛产业已形成西北、中原、东北、西南4大产业带,肉牛存栏量、出栏屠宰量和牛肉产量约占全国90%左右。
中国的黄牛大约有25种,黄牛饲养地区几乎遍布全国。昝林森说,地方黄牛是我国发展肉牛产业的品种基础,在耐粗饲、抗逆性、肉质等方面明显优于国外肉牛品种,但在生长速度、体型发育、产肉性能方面与国外肉牛品种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虽然各地引进国外品种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视“良种化”为“洋种化”、盲目引种杂交造成的“基因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加强我国肉牛种业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中国黄牛种质资源保护、挖掘和定向遗传改良工作有序开展。
论坛集中围绕中国黄牛肉用遗传改良及种质创新、肉牛高效繁育体系及运行模式创立、肉牛健康养殖与优质高档牛肉生产、优质牛肉安全生产质量监控与溯源、肉牛国际贸易与市场营销体系构建等进行专题研讨。既为各级政府制定肉牛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也对促进中国肉牛种业科技创新和加速现代肉牛业健康稳定发展及其国际化步伐具有重要意义。(方舍)
《中国科学报》 (2017-12-06 第7版 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