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强
“立足西北、扎根陇原、不畏艰难、勇攀高峰”。莽莽苍苍的西北高原上,拓荒者铭刻下这样的誓言。1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牧药所)在西北这片热土上开始了筑梦之旅。
兰州牧药所所长杨志强表示,以老一辈牧药人的精神为动力,探索畜牧兽医科学的奥秘,兰州牧药所人不忘初心,求索不辍。兰州牧药所将在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的领导和关怀下,满怀信心,继续用科技创新和文明创建更加优异的成绩,践行对牧业的深情与壮志。
发轫西部 志存高远
“今天的兰州牧药所进入了建所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职工心齐劲足,扬帆奋进正当时。”杨志强说。
他介绍,兰州牧药所成立以来,承担科研课题1600余项,获奖269项,其中国家奖12项、省部级奖151项;获授权专利792项,培育牛羊猪新品种5个、牧草新品种7个;创制国家一类新兽药3个;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41项。
继2007年“大通牦牛”新品种及培育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之后,研究所创制的一类新兽药“喹烯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山美利奴羊”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杰出科技创新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综合评价中,兰州牧药所发展速度由2012年的第26名提升到第5名。
“一项项成果凝结着牧药人的智慧,一个个踏石留印的足迹彰显着牧药人坚定的信念,一组组数字记录了牧药人时不我待的步伐。”杨志强说道。
科学研究不断创新,得益于厚植的科研沃土,锐意开拓的推动;点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所营造的凝心聚力、风清气正的良好所风。抓创新工程促科技发展,抓创新文化促精神文明,抓环境美化促所区和谐。2009年,研究所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激励创新 助推发展
杨志强表示,科技创新,关键在人;发展之要,人才为本。“打破用人方式,创新评价体系,健全激励机制”,研究所不断深化的内部改革成效明显。遴选组建8个创新团队,年轻科技人员脱颖而出,怀瑾握瑜者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能力卓越的人有了驰骋的疆域。
高山美利奴羊新品种的突破,就是这样一个以坚持自主创新,进而实现助力牧民增收的事例。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羊毛加工国和消费国,巨大的国毛缺口使得我国的毛纺业对国际市场依赖度很高,国毛的状况是没有好毛,羊毛又卖不出好价钱。在这种背景下,1995年的一个冬日,兰州牧药所人勇担责任,扛起创新大旗,组成了细毛羊科研团队,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育种研究。
科研团队将祁连山东麓海拔2400~4100米的皇城草原作为育种实验场,以澳洲美利奴羊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采用现代育种技术开展系统的育种工作。20个春秋,三代科研人员,面孔在变,梦想不变,执着不倦。
经过连续杂交试验、横交固定及选育提高三个阶段的阶梯式创新,2015年,兰州牧药所终于成功培育出羊毛纤维直径19.1~21.5微米的细毛羊新品种。从此,世界羊品种又多了一个新成员——高山美利奴羊。
杨志强介绍,截至目前已培育种羊12.47万只。高山美利奴羊,从它的诞生地甘肃,通过中国农科院提质增效项目的支持,已经走向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细毛羊产区。
科技扶贫 服务“三农”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提出,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驻甘农科单位,深感责任重大。
杨志强介绍,兰州牧药所自觉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牢记部院党组的重托,开展科技扶贫,让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科技助力牧民增收,科技人员肩负使命在扶贫的道路上开始了自己的探索。
针对藏区牦牛品种退化、生产效率低的状况,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全国牦牛育种协作组。科技人员深深扎根在高寒阴湿的青海省大通县的山沟里,开始了牦牛新品种培育工作。“这一干就是29年,科学家用勤劳的智慧和汗水,成功培育出大通牦牛。”杨志强说。
大通牦牛新品种的体重与产肉指标比同龄家牦牛提高20%,受胎率提高15%~20%。每年改良家牦牛约30万头,每头增加经济效益337元。新品种覆盖率达到我国牦牛产区的75%,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在杨志强看来,牦牛科研团队用时光和岁月践行了“把论文写在草原上,把成果送到牧民家”的理念。
2013年以来,兰州牧药所科技人员满怀深情,带着项目,怀揣技术,先后45批185人次赴西藏、宁夏、青海、甘肃等老少边穷地区,开展服务“三农”、精准扶贫工作,培训农牧民8000余人次。他们结对帮扶甘肃省临潭县4个村,打井送水、修路架桥、赠送牛羊、建农畜市场,1个村已经整体脱贫。
实实在在的帮扶行动,赢得了农牧民的赞誉和好评。兰州牧药所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精准扶贫优秀单位,还有员工荣获“精准扶贫优秀人大代表”“精准扶贫优秀队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