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土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势在必行,核心在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突破口在土地科技创新。
■本报记者 秦志伟
▲乌兰布和“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项目示范基地
▲桂海公司表土剥离堆放点
沙漠变绿洲成为现实,沟渠、道路的设计更具生态性,表土剥离技术日渐成熟,移民搬迁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是10多年来我国土地整治进行大量实践的缩影,而这一切都需要科技来支撑。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充分释放了土地红利、支撑了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但也伴随出现了一系列深层次的土地开发利用问题,如部分耕地开发强度过大、退化严重,土地立体开发和集约利用技术严重滞后等。
“实行土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势在必行。”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其核心在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突破口在土地科技创新。
2016年,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全面实施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和土地工程科技(简称“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随着战略的深入实施,当前我国土地整治关键技术有突破、成果转化有成效、科技创新有平台的格局正在形成。
应用了新技术,看到了新成果
时隔一年,内蒙古阿拉善盟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主任刘怀信再次来到乌兰布和沙漠时,对这里的变化很是惊喜。在看到大面积生态防护林、沙产业示范区、“沙漠土壤化”项目后,刘怀信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沙漠里种庄稼,可能吗?站在乌兰布和“沙漠土壤化”中试科研基地,在看到3000多亩沙漠里长出玉米、高粱、西瓜、西红柿、茄子等作物后,有答案了。
拿起改良后的沙块放在水里,沙块并没有完全散开,而是相对黏稠起来,似乎被什么东西粘在了一起。这就是重庆交通大学教授易志坚团队从力学角度研究的治沙新成果,2016年便在这里试验。
从今年4月开始,其团队成员李亚博士就跟踪这个项目。他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了使沙子转换为土壤的密码,即给沙子颗粒之间施加ODI约束,从而改变沙子的力学状态,使其在湿润时是流变状态,干燥时是固体状态,且这两种状态之间能够随着干湿状况的改变而持续、稳定循环。
据悉,ODI约束是指万向结合约束,这是易志坚团队第一次发现并提出的,这种约束存在于土壤颗粒之间,具有万向性和可修复性两个重要特点。
“土壤化后的沙子不仅具有与土壤一样的力学特性,而且具有土壤‘自修复’和‘自调节’的两大生态力学属性,从而成为植物生长的理想载体。”李亚说。这也就是沙漠里能长出作物的缘由。
同样是变不可能为可能,广西桂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海公司)利用表土剥离技术让原本石漠化的土地长出了庄稼。据介绍,表土剥离即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是指将建设所占土地约30厘米厚的表土搬运到固定场地存储,经过理化分析后搬运到废弃土地上完成造地复垦的技术。
“耕作层是最珍贵的土壤资源,是大自然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劳动累积。移土培肥,仅仅是做了一部分工作。”郧文聚告诉记者。
桂海公司交通管理部部长姚胜彪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表土剥离的要求很高,如前期需要对土壤盐碱状况、土壤肥力、污染状况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对剥离耕作层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监测,对比分析剥离前后土壤肥料情况。
在广西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地,记者看到了堆放的表土,“我们正在研究堆放高度对土壤活力的影响。”桂海公司工程师梁继健告诉记者。
而剥离出的表土应用方向也很多,其中之一便是用于开展土地复垦和整治项目。在利用示范点,红薯、玉米等作物长势良好。据悉,2013年国土资源部将该项目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纳入典型示范项目。
开垦新耕地的意义多大?今年5月,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提出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就数量而言,在郧文聚看来,不仅要维持耕地保有量的总量平衡,还要想办法进一步开源。
制度管控与技术创新协调推进
记者了解到,在具体实践中,各地在坚持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的同时,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实施模式,而增加耕地数量也只是一方面。
“核心是提高质量,提高土地集约度。”郧文聚表示,只有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才能使现代技术下到田间去。
但不容否认,当前我国统筹保护红线、保障发展、保护生态的难度正在加大。
在郧文聚看来,究其原因,在于以往土地管理习惯于制度管控,采取“堵”的方式进行数量控制,而推进土地资源提质增效的工程技术手段发挥还不够,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承载力不高,导致土地粗放利用现象普遍存在。
为此,国土资源部提出土地工程科技等“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带动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全面跃升,形成国土资源管理有效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格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陕西省国土资源系统开始注重土地工程科技创新,总结提出了“土地工程”的概念。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他们走出了一条以土地工程促进土地生态恢复治理的新路子。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杨忠武介绍,近年来,陕西省先后开展了沙地、盐碱地、黄土高原沟壑地、河道滩地等多种土地类型的综合整治,累积新增耕地40多万亩,有力保障了全省追赶超越用地需求。
在陕西榆林毛乌素沙地治理中,应用自主研发的技术,直接建成新增吨粮田约7万亩,应用推广约20万亩。“成果的推广使榆林约530万亩沙地的生态整治及砒砂岩的资源化利用成为可能。”杨忠武说。
当前,我国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重点工作在于精准扶贫。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郧文聚认为,要聚焦深度贫困县的脱贫问题,研究有针对性的土地政策,充分释放土地红利,根本上要提升深度贫困县地区土地科技支撑保障能力。
“把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有机融合起来,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郧文聚说。而这也正是国土资源部提出的通过土地科技创新补齐土地资源管理短板,实现“制度管控”和“技术创新”协同推进的目标,努力破解土地资源保护瓶颈,以土地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绘就蓝图:迈入世界第一方阵
“十三五”期间,国家确定再建4亿~6亿亩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在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张晓燕看来,这亟须研发生态型的土地整治材料、装备和监测监管技术。“但我国土地整治科技创新成果多数是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获得的,处在模仿创新阶段。”
郧文聚将其形容为土地保护、管控的“拿来主义”。“颠覆性创新不够,没有自己的‘金刚钻’。”郧文聚表示,有自己的“金刚钻”,成为当代土地科技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为尽快提升我国土地整治科技水平,推进土地整治科技创新从跟跑者向并跑者或引领者转变,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国土资源部提出争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改变目前土地科技创新跟踪模仿的状况,迈入世界第一方阵,为切实保护土地资源、建设生态文明、构建智慧国土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郧文聚介绍,根据土地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定位,未来土地资源安全与管控的目标确定为“精确感知、精明利用、精细整治、智能管控”。“但目前谈到土地管理,更多还是数量上的管理。”郧文聚认为首先应从认识土地入手。
“你在我国的田间地头有没有看见过缓冲带?”郧文聚问记者。而记者细想发现,在走访的地方确实没有看见过,基本是一马平川,有些地区为了美观,甚至砍掉一些树木。
“从现代生态学看,这种农田生态系统是不健康的。”郧文聚又向记者介绍了英国的农田生态系统:道路两边都是树木,路中间还长满了草,远处有一块农田和草地。当郧文聚将照片发到朋友圈后,就有人认出了这是英国。
长期从事农田水利研究的郧文聚认为,未来应该打造智慧生态良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现代农业和现代农业文明。“现在已经到时候了,我国若能做到就可以站在世界的前沿。”
这只是郧文聚列举的一个方面。郧文聚表示,土地科技创新要围绕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耕地资源安全、土地高效利用、土地生态安全等三大土地资源问题,按照“全产业链、全创新链”原则整体设计,系统提供维护土地资源安全的解决方案,向土地资源要生存、要保障、要安全,为保障国家持续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土地资源基础和根本支撑。
《中国科学报》 (2017-11-15 第5版 农业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