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甘晓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0/12 8:26:28
选择字号:
让13亿人民健康奔小康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持续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综述

 

■本报记者 张思玮 甘晓

金秋十月,北京的傍晚已有些许凉意。

但气温的降低并没有让人民群众锻炼身体的热情冷却。距离祖国心脏天安门广场不足1公里的国家大剧院外,聚集了各个年龄段的锻炼者,轮滑少年、夜跑青年、广场舞大妈、散步老人……

“生活已经好起来了,希望能够健健康康活到老!”一名广场舞大妈说出了锻炼者们的心声。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当解决13亿人民的温饱成为历史后,保障健康、促进健康就成为党和国家为人民谋福祉的崭新课题。

民体康健 国运昌隆

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惠及亿万民众

人的健康,不仅关系着个体和家庭的命运前途,也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知,维护全民健康才能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4年,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指出,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是他对健康中国的深切期待。

不只在江苏,总书记为人民健康操劳的身影出现在全国各地。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开幕之际,习近平在沈阳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的代表时如是说。

“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实加强疫情防控。疫情发生地区要把救治患者作为第一任务,努力减少死亡病例,同时做好流行病学观察、研究,严格控制传染源。”2013年,H7N9疫情袭来后,习近平在多次重要批示中如是说。

“奥林匹克运动就是要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2014年,习近平在看望索契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如是说。

一次次考察调研、一次次亲切交谈,记录着他对人民群众健康状况的关怀。

2015年10月,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斗目标还有5年。彼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刚刚落幕,出席会议的199名中央委员和156名候补中央委员通过了一份载入史册的会议公报,令人振奋不已。

建设“健康中国”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在这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节点,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顺应了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呼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1年后,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炉。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这份纲要目标明确可操作,工作过程可操作、可衡量、可考核。

《纲要》提出健康中国“三步走”的目标,即“2020年,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并展望2050年,提出“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的长远目标。

蓝图绘就,13亿人民的健康中国蓄势待发。

改革春雨 润物无声

共享健康——创新机制促进医疗改革

“平常来就诊的人多吗?”“常见病都到这里来?”2016年7月,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期间,专程来到闽宁镇原隆村社区卫生室,了解贫困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情况。理疗费用、报销后自付多少钱、体检及健康档案等细节,他都一一详细询问。离开时,他表示,这个卫生室起了不小的作用,农民健康很重要,要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做好。

殷殷关怀润无声,切切嘱托促改革。健康要惠及全人群、覆盖全生命周期,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目标。正如2013年习近平在会见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向全世界宣示中国推进医改的决心:“我们将迎难而上,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

民之所系,政之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周密部署下,体现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基本原则的新一轮医改正一步步扎实推进。

家庭医生制度不断升级,人民真正拥有了“健康守门人”。2016年6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七部门联合制定《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家庭医生是为群众提供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

国务院医改办副主任、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指出,家庭医生制度是医疗卫生行业转变服务模式、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重要抓手,也是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

目前,已有26个省(区、市)印发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性文件或实施方案,截至2016年底,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22.2%,重点人群签约率达38.8%,群众对基层的信任度、满意度和获得感也在不断提高。

一直以来,异地就医人员医保报销周期长、垫资负担重、往返奔波劳累等成为社会难题。2016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委先后印发《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异地就医联网结报实施方案》《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异地就医联网结报的补充通知》等文件,积极推进新农合异地结报工作。

一项项新政策新举措,逐渐织成13亿人民的健康保障网,“健康中国梦”正在筑就: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患者经基本医保支付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为20年来最低水平;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已全面推开,医疗服务价格进一步理顺,100个城市开展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试点城市三级公立医院次均诊疗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增长得到初步控制;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到520种,实施药品价格、审评审批、集中采购、谈判机制改革;

儿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中医药教育综合改革系统推进,医教协同的医学人才培养机制正在建立,“病遇良医”的群众诉求得到呼应……

“几十年前,中国在卫生领域推行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等创新措施,向世界展示提高数亿人的健康水平和大幅延长预期寿命是可能的。”具有公共卫生学专业背景的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这样评价道:“今天,中国可以再次率先推行前沿的基层卫生服务改革,这些改革将会改善服务于所有中国居民、约占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卫生体系。”

面向未来 挑战未知

科技创新——前沿探索领跑公共卫生

人对健康的孜孜追求,离不开对生命奥秘的深入理解。人类如何抵御病毒的侵害、如何对抗衰老、如何摄取最优质的营养……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有助于解决疾病困扰,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行路致远,砥砺前行。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科学家在行动。

2013年3月底到4月初,我国华东地区陆续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做好病人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在批示中强调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疫苗研发,提高全社会科学防治水平。

不久后,中国农科院陈化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从病原学角度揭示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来源,为进一步科学防控H7N9禽流感提供了重要依据。同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牵头成功研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例流感病毒疫苗株。今年6月,农业部开始组织企业投产H7N9禽流感疫苗,科研成果真正走向了应用。

2014年,在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全球战役中,中国政府派出59名(后增至62人)工作人员组成首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移动实验室检测队出征塞拉利昂,开展埃博拉出血热检测,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成为离埃博拉距离最近的中国科学家。随后,他带领的研究团队从分子水平阐释了一种新的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为抗埃博拉病毒药物设计提供了新靶点。

随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凌教授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教授带领的团队合作,成功分离出三株具有高中和能力的抗埃博拉病毒单克隆抗体,这些抗体有潜力作为候选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

以临床应用为“纲”,科研创新“落地有声”。5年来,科技部、卫计委、军委后勤保障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同下“一盘棋”,打造临床研究的“国家队”,布局建设了32家中心,形成了联合26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2100余家医疗机构的协同创新网络,覆盖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等11个疾病领域。

5年来,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框架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联合214家三级医院、322家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建设了总量550万份大型心血管疾病生物样本库。各中心自主或参与制定的诊治指南规范有151项、制定国家标准42个。

5年来,农业科学家承担起保障人民群众“吃出健康”的重任。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孙君茂团队编制起草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等。“当前要重点解决肥胖超重、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贫困人群钙铁吸收不足等问题。”孙君茂说。

意志坚定,攻坚克难。健康中国,在党中央引领下稳步前行。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建国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5年的76.34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949年的1500/10万下降到2015年的20.1/10万;婴儿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00‰下降到2015年的8.1‰——这3个国际通行的居民健康衡量指标的变化,见证了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

《中国科学报》 (2017-10-12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