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秦志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11 11:08:09
选择字号:
旱作农业技术大有前景

 

■本报记者 秦志伟

近年来,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团队针对北方农牧交错带旱作农业生产面临的干旱缺水、土壤瘠薄和生态上风蚀沙化严重的突出问题,开展了抗旱作物品种鉴选、集雨种植技术、水肥高效管理、农田水蚀风蚀防控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研究。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内蒙古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沛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旱作农业研究团队揭示了区域掠夺式传统农业存在的农田退化、生态失衡和经济下滑的三大恶性循环规律,完善了农牧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理论。

在抗旱、节水、防蚀、增效等重要机理上有新的突破,一是适水型品种的抗旱机理,揭示了向日葵、燕麦、绿肥作物的离子渗透调能力和生理渗透调节能力的指标体系;二是垄沟/垄膜就地集雨的水库容扩充机理,揭示了垄沟微地形耕作集雨的特征及水分运移规律;三是农田带状留茬的防蚀固土机理,发现农田作物残茬覆盖在留茬带降低土壤风蚀的同时,还有减轻相邻裸地风蚀的效应;四是区域水土资源适度开发利用的机理,提出了丘陵顶部草业冠、中部等高田,下部生态集雨沟的合理种植结构。

除此之外,旱作农业团队总结提出了显著增产并保护环境的三大旱作生态农业技术,包括:增产50%以上的丘陵坡地渐成式等高田集雨防蚀耕作技术;增产10%以上的农田穴播作物与条播作物带状留茬相互间作轮作技术;增产30%以上的垄沟/垄膜就地集雨抗旱种植技术,并配套完善了相应的节水补灌技术及设备。“形成了多种间作轮作生产模式,实现了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双赢,已经成为适宜北方农牧交错带旱作区的重大生态适应性技术被广泛推广应用。”赵沛义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内蒙古阴山沿麓、燕山丘陵和大兴安岭旱作地区累计应用推广相应的技术超过了5000万亩,不仅对引领内蒙古旱作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北方农牧交错带旱作区水土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另外,通过集雨种植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旱作区域集雨增墒和十年九旱的不良生态环境改善;通过缓释肥料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实现了节肥增效;通过农机农艺一体化技术应用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实现了旱作农业的产业化生产。

近年来,上述关键技术和种植模式与国内兄弟省市联合获得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北方半干旱集雨补灌旱作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获内蒙古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4年“农牧交错风沙区农田覆被固土保水耕作技术体系”获内蒙古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同时研究内容还获得农业部、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内蒙古丰收计划奖3项。

在知识产权方面,近年来授权专利20项,代表性专利如“2BQM-2向日葵垄侧膜上穴播机”“向日葵电动气吸式全覆膜精量穴播机”“一种谷子全覆膜播种机半精量穴播器”“马铃薯起垄覆膜播种机用起垄整形器”等。制定地方标准13项,如“旱地玉米垄膜沟植集雨种植技术规程”“燕麦免耕留茬栽培技术规程”“脱硫石膏改良碱化耕地技术规程”等。农牧交错带农牧耦合优化生产模型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主参编专著10多部,发表相关论文280多篇。

赵沛义介绍,近年来,依托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和建站30多年的武川旱作试验站的平台优势,在已筹建的内蒙古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成功获批农业部“内蒙古耕地保育”和“武川农业环境”两个科学观测试验站。

而在人才建设方面,培养了一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2人、内蒙古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草原英才3人、内蒙古321人才5人。2015年成功获批“内蒙古旱作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草原英才创新团队”,正在为稳定提升内蒙古旱作农牧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实现农牧业经济和资源利用协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7-01-11 第6版 科研)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