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不同程度盐碱危害的耕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3;在黑龙江,盐碱地面积以每年30万亩的速度逐年增加;在甘肃,因土地盐渍化损失的粮食每年超过1亿公斤。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在上述地区调研后切实地感受到,盐碱地对农业发展以及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
让13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离不开国内粮食的有效供给。当前,在常规耕地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升面临瓶颈的情况下,增加耕地面积成为了增加粮食总量的主要途径,而其中的盐碱耕地被寄予厚望。
据统计,我国有近15亿亩盐碱地,占世界盐碱地的1/10,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其中,有2亿亩盐碱地被认为具有农业利用潜力。
然而,在当前粮食连年增产的情况下,改良盐碱地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有的地方仓库的粮食都装不下了,让政府支持盐碱地改良是很困难的。”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盐碱地生物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柳参奎教授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应该从长远角度出发,将其纳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体系。
一面是国家对盐碱地寄予厚望,一面是现实中对盐碱地转化为耕地的需求并不旺盛。盐碱地陷入了改良悖论之中。
盐碱地是畜牧业原料必要基地
站在新疆库尔勒市尉犁县兴平乡东干渠的大片盐碱地上,清华大学北京市盐碱及荒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固碳工程技术中心副教授王淑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统称,是指含盐量在0.2%以上、碱化度在20%以上的土地,也称为盐渍土。
盐碱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一个复杂过程,但人们在长期的盐碱地治理过程中发现和总结了盐碱土中水盐运行的规律,即“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水去汽散,汽散盐存”。受地形、气候、生物因素、地下水位、河流、海水和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盐碱土的成因又有所不同。
据介绍,我国是盐碱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约有9913万公顷,尤其是西北地区的甘肃、宁夏、新疆等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盐碱化危害。
以甘肃省为例。据统计,目前甘肃省土壤盐碱地面积接近4500亩,受不合理灌溉所致,土壤盐碱化面积逐年扩大,已造成该区域土地生产能力减退,盐碱地区粮食产量大幅度降低,不足当地产量的60%。
与此同时,随着盐碱化程度的加剧,伴生的土壤沙化和荒漠化等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已成为限制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甘肃省的土地盐碱化情况更像是全国的缩影。随着人口增长、土地退化、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的出现,开发利用盐碱地被认为不但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盐碱地是畜牧业原料必要基地,也是生态系统重要载体,更是未来粮食增量的主要来源。”柳参奎在写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信中说道。
柳参奎向记者解释道,国家粮食消费结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直接消费,二是间接消费。人口增长因素使粮食的直接消费刚性增加;畜产品规模扩大、工业原料消耗量增加,将导致粮食间接消费量增加趋势严峻,目前我国饲料用粮已经成为粮食用途中主要部分。
毋庸置疑,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把盐碱地定义为后备耕地资源,即耕地战略储备资源,也许是我们为子孙万代作出的战略选择。”柳参奎说。
粮食连年增产下的盐碱地改良
盐碱地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其土质改良是当今世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也是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与粮食增产潜在保障的基础。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黑龙江省北方盐碱地开发利用研究所研究员王君表示,无论从改善环境和增加耕地,还是增加粮食产量角度,改良盐碱地都是必要的。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为黄淮海地区盐碱地治理付出长期艰苦的代价,并为黄淮海平原大面积增产丰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中科院院士李振声看来,这是一场规模宏大的农业大生产运动。据介绍,这场“战役”分前后两期,历时6年,将我国的粮食产量从8000亿斤提高到9000亿斤,在增产的1000亿斤粮食中黄淮海地区贡献了504.8亿斤,为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保持供需平衡和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而这一背景是,自1984年开始,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徘徊不前,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是首要问题。
当前,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62143.5万吨,比2014年增加1440.8万吨,增长2.4%。2004年至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
在这种情况下,改良盐碱地的意义有多大?据柳参奎调研了解到,如东北的很多仓库都无法满足粮食的不断增加,让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盐碱地治理的可能性不大。
但由于盐碱地治理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在初期获取经济利益的空间较小的特点,柳参奎建议,把盐碱地等劣质土地资源纳入国家统一规划管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财政部、林业局等也高度重视盐碱地治理利用、政策研究以及技术创新等工作。
例如,近年来国土资源部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等相关规划,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对东北、西北干旱、半干旱等盐碱地资源主要分布地区,运用开挖明沟排盐碱等传统技术进行整治。
但柳参奎认为国家重视还不是很够。“挖掘粮食生产潜能立足长远,居安思危意义重大。”柳参奎表示,从应对未来20年、50年,甚至100年后的粮食问题的角度,应考虑把对盐碱地土地资源的管理、规划纳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体系。
须从长远考虑应用前景
目前对盐碱地的认识,基本停留在生态环境改善,促进草业、畜牧业发展的目标阶段,还没有上升到向后备耕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转变。柳参奎表示,后续提升工作亟待筹备。
事实上,目前国家有多个部门涉及盐碱地治理工作,如土地整理、环境修复、生态保护、植被恢复、草业生产、困难地造林等,但盐碱地工作对各部门都不是主要业务,且目标、角度不一。
与此同时,记者通过长期跟踪盐碱地治理技术也了解到,目前国内有非常多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如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广西农科院等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就目前实验来看,效果都比较好。
然而在王君看来,现在很多研究机构都在做盐碱地开发改良的相关产品,也有一些不同的技术路线,但都是单打独斗,“希望在盐碱地治理方面有一个综合型的开放的实验平台,这样就可以有一个技术方面的综合和整合”。
而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更关心,盐碱地改良是否做到因地制宜。他向记者表示,在山东、江苏等靠近沿海的地区,农业的综合条件比较好,治理盐碱地应该是有必要的,但是有些适合恢复洼地、湿地湖面的地方,就没必要改良(成耕地)了。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教授黄元仿曾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区域生态学角度说,应该留有一片不开发的盐碱地,否则那些流出来的盐该去哪儿呢?
此外,关于盐碱地利用上,也存在直接复垦的做法,这种现状一方面反映了国家对耕地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盐碱地资源利用的盲目性,可能带来投资过大、效果不佳的后果。
柳参奎告诉记者,盐碱地的利用应立足长远战略、科学规划、本着“先养护抚育、后复垦利用的原则”,建立向耕地定向培育的技术与政策体系。
“盐碱地开发利用是我国未来几年应该有所突破的一个大产业。”王君表示,它关系到生物能源产业、大的畜牧产业、粮食深加工和废弃原料再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