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杰出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赛德里克·维拉尼在日前的一场演讲中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感悟,其中谈到了对灵感的理解。演讲中,他提到著名科学家亨利·庞加莱的一个故事:庞加莱曾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一次冲浪回来准备洗澡时,一只脚迈入浴缸的刹那,灵感突现,难题由此解开。
维拉尼坦言,和庞加莱一样,自己很多研究想法是在攀岩或休息时产生的。这类在办公室、实验室之外的灵感似乎是许多科学家的心灵秘密。以论证数学界难题“孪生素数猜想”知名的数学家张益唐也曾有相似的体验,他正是在朋友家后院散步时,想到了论证“孪生素数猜想”的关键点。
面对未知的探索,有时需要科学家的灵感闪现。这些令人称奇的瞬间,经过口口相传和想象,往往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人们将它归结为偶然性,好像在闲聊、散步、洗澡中,科学家受到了老天的眷顾,全然是不自觉的事件。诚然,这一理解照顾了科研探索与场景、环境的微妙关联,但若归因于不可知、不可解的神秘力量,却掩盖了灵感的主体——科学家的努力。
我时常遐想那些科学灵感迸发的瞬间,对我来说,它们就像一个谜。倘若庞加莱那天没去洗澡,灵感是不是就不能如期而至。我们或许可以从拉维尼的讲述中寻找答案。他认为,灵感与人所处的外在环境无关,最重要的是先在脑子里的想法。外在环境只是帮我们找到了脑中封存的答案。
拉维尼提及的“脑中答案”,说明的正是灵感迸发先得具备一定条件。通俗地说就是灵感敲门前的科学积累。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的科学奇才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们在津津乐道灵感降临的神奇瞬间时,不应该忽视降临前的漫漫长夜。在找到突破前,张益唐已经在孪生素数猜想苦苦探索数十年,与答案可谓只有头发丝般的距离。如果没有苦心孤诣的孜孜探索,灵感何来眷顾?
在演讲中,拉维尼也阐释了一个好点子的产生,需要具备一些要素才有可能实现。比如进行文件记录、找到激励自我的动力、沟通与协作、良性自我约束等等。这些恰恰就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积累的过程。
认识灵感偶然性中的必然性,看到积累在科研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尊重科学规律、科学精神的体现。灵感固然关键,但求真务实的长期积累可能更重要。我们鼓励大胆设想,也需要仔细论证,过分渲染灵感有消解现代科学精神的危险。
我们没法算出灵感闪现的时机,却不能不时刻为它做充足的准备。正如庞加莱所说,科学研究就像漫长的黑夜,而灵感就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带领我们找到光明。为了走出这段漫长黑夜,除了积累和坚持,别无他途。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