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黄怡静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5/30 9:49:14
选择字号:
上海绿螺讲堂开讲“民以食为天”

 

科学网5月30日上海讯(记者黄辛通讯员黄怡静)2016年,上海自然博物馆“绿螺讲堂”围绕“生态环保”主题,已推出13场科普讲座。5月28日,上海自然博物馆第34期绿螺讲堂开讲,邀请来自复旦大学的两位专家——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主任卢宝荣教授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潘艳博士,从文理两个角度共同带来“民以食为天:农耕 ? 起源 ? 多样性保护”科普讲座,让公众走向生活,走向食物,走向餐桌上的生态保护,从一日三餐做起,为维护生态多样性做出一份努力。
 
接地气:从身边的美食话科普
 
作为面向普通观众的科普公益性讲座,绿螺讲堂的亮点就是接地气。讲座一开始,卢宝荣教授从《舌尖上的中国》引入,带我们发现,年糕、糍饭、粽子、米粉、糍粑等美食,原来都有水稻的身影。跟随卢教授的“美食科普”,现场观众继续通过窝窝头、大饼、面包、油条、面条、烤麸等各类美食,一一认识了黍、粟、大豆、小麦、玉米的植物学知识。卢宝荣告诉大家,全世界的“八大农作物起源中心”孕育出了其他形形色色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以及香料等作物。这些农作物早已渗入人类生活的点点滴滴,丰富了我们的餐桌和生活。
 
细观察:6000年前的炭化稻亮相
 
本期绿螺讲堂还有来自远古的稻作农业遗物亮相!现场除了展示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样品,文博系的潘艳博士还带来了一粒6000年前的炭化稻,请现场观众近距离观看。这件全身乌黑的考古遗物,让我们了解到,早在新石器时代,米饭就是当时人们重要的主食。追根溯源,我们看到,在远古时代,人类的食物来源只能依靠狩猎和采集,常常为讨“一口饭”而不得不长途跋涉和不停迁移,在“衣不蔽体”和“食不果腹”的艰难和困扰中缓慢发展。人类对食物如此短缺的日子,竟默默忍受了长达180万年。历史的转折点出现在1万年前,人类文明迎来了第一个至关重要的里程碑,他们学会了驯化植物和动物,终于从单纯的狩猎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的生产者,迈出了摆脱食物短缺困境的第一步。
 
本地化:详解上海特色栽培作物
 
除了人类几项重要的栽培作物,卢宝荣还特别以上海为例,介绍了金瓜、芡实、塔菜、水蜜桃、三黄鸡以及松江鲈鱼等充满本土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听到这里,大家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环境中丰富的农作物品种多样性的形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多姿多彩的角色。然而,现代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导致了农作物品种趋于单一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迅速下降和丧失,还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我们在发展集约化现代农业的同时,应该兼顾和重视传统农业多样性的保护,否则很多珍贵的品种资源将不复存在。
 
专家呼吁从我们自身做起,珍惜粮食、珍惜资源、保护本土的生物多样性是每一位上海市民的神圣职责,保护生物多样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是在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家园。
 
据介绍,绿螺讲堂是上海自然博物馆品牌教育活动之一,是面向普通观众的科普公益性讲座,邀请国内外各领域专家,结合社会热点,以主题演讲+观众互动的形式,一起分享与自然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以开放性、互动性、科学性、融合性的特色,传播科学精神。
 
自2015年6月首讲以来,绿螺讲堂邀请了褚君浩、卢宝荣、陈淳等专家学者,刘克襄、张维赟、黄骥等自然达人主讲,还与上海译文出版社、新民科学咖啡馆等社会机构展开合作,讲座主题涉及生态、地质、天文、医学、科学史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观众反响,得到了青少年和亲子家庭的喜爱。
 
在活动形式上,绿螺讲堂除了主题演讲外,还融合了多种互动形式,如结合讲座主题的展区现场深度讲解、显微镜观察、微弹幕互动等等。在现场,主讲人还会带来模型、标本等素材让观众近距离观察互动,突破传统讲座形式,通过活泼的形式让观众亲近科学、爱上科学。2016年,“绿螺讲堂”将围绕生态环保的主题,计划推出30多场科普讲座。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