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实际效果到底是放大了应试教育的负面作用,还是克服了应试教育的问题,我们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知道有些信息技术在使用的方式上放大了应试教育的负面作用,这是我们需要避免的。
我们要面对的一个警醒是:进入互联网时代,教育方面的数字鸿沟得到解决的可能性和愈加严重的可能性都大大增加了。
也就是说,有互联网了,用好了、用对了,解决数字鸿沟让教育更加公平的可能性是大大增加了;但如果别人都在用,你没用或用不好,你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如果说我们有一批孩子在最高端的方式方法和技术环境下在成长,而另外一批孩子在非常艰苦、对互联网完全遥不可及的状况当中学习,二三十年以后他们要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我们无法想象后者整体上要怎样才能胜出!互联网也是带有“双刃剑”性质的。
举一个自己刚碰到的例子。大家知道我现在江西挂职,到赣州出差,打算晚上飞回上海来开会,结果在开会前我被告知航班取消了。赣州一天只有一个航班飞上海,赣州恰恰又还没通高铁。我已经享受到高铁时代的便利,就像我天天上网享受互联网的便利,突然把我的网断了。我最终只能坐了一个通宵的绿皮火车赶到南昌,再转南昌到上海的高铁。中午刚下高铁,会议前十几分钟才到达会场。这个例子引申到教育,一部分人是乘高铁的,一部分人是乘绿皮火车的,最终要他们在一个平台上竞争,这公平吗?所以我们的教育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和危机。
在互联网促进教育公平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发力:
把体制内外力量都动员起来促进教育公平改革
实际上体制外的力量已经得到了一部分的动员,这些动员我个人觉得要真正影响到体制内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几周前,有一位老师的一个在线视频一小时赚了一万多元钱,这个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样的力量如果可以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对教育会有怎样的变革?对于这个在线视频,政策上怎么看?我们要正视并研究这样的问题。
另外,我还了解一些互联网公司,他们成功动员了数以千计的“985”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做在线教学辅导,体制内的系统很难吸引这样的优秀人才做教师,但他们做到了,所以国家应该支持这种公司;还有一家互联网公司动员了五千名以上的外国人教中国孩子讲英语,由于主要师资来自发展中英语国家,收费相对是比较便宜的,在全国的用户越来越多;还有一些公司在做非常高端的培训,这种培训的市场是大量存在的,那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需要出国,他们通常被要求在一个时限内要获得一个足够高的雅思成绩或者托福成绩,但是我们体制内的英语教学并不是针对这种考试的,但我们的学生和家长还是要去直面这个挑战,这些公司就提供了这样的服务,在一定时限内获得需要的分数,也实实在在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这些例子每天都在发生,很多公司还得到了融资,发展得很好。有美国朋友表扬我们中国孩子的成绩很突出,我提醒大家不要上当。我们并没有那样优秀,仅仅是在个别指标的起跑线上略微领先两步,并不意味着终点线上我们也会领先。另外,像在线补习、在线资源提供等,我们还要保持一个疑问,就是我们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实际效果到底是放大了应试教育的负面作用,还是克服了应试教育的问题,我们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知道有些技术在使用的方式上毫无疑问放大了应试教育的负面作用,这是我们需要避免的。
通过互联网促进教育评价改革
应试并不等于应试教育,应试这件事情本身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这个社会毕竟面临着各种层次上人才选拔的需求,一定程度上的应试也是公平的表现,否则怎么样选拔。我个人觉得新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把应试这件事情做得更加面向学生的能力和更加面向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局限在中国传统的纸笔考试。信息技术的到来给我们评价的改革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像伴随式评价,在信息时代出现了很多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可以通过伴随式的对孩子的发展进行过程式评价和记录,能够多多少少走出纸笔考试的局面,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基础条件的保障变成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教育信息化在使用过程当中必然面临着装备的升级和维护以及带宽的增量需求,这件事情会越来越突出。全社会各个领域都应该提升信息化装备的水平,就教育来说有三个个建议:
第一希望将全国中小学的宽带接入,特别是西部中小学宽带接入纳入到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推动的“宽带中国”的标志性成果,也就是村村通的指标中要把村里学校通网也列入。
第二建立宽带补贴的机制。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由2011年的不足25%上升到85%,这已经是很大的发展了,但我们的带宽仍然严重不足。国家对宽带使用的定价并未对学校有明显优惠,这笔经费对许多中小学是沉重负担,造成了许多中小学高速互联网建得起而用不起的局面。我们建议能够对学校等公益机构的宽带接入费用给予优惠,政府建立宽带补贴的机制。
第三是将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规模学校的弱电系统及网络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终端计算机等)建设作为单独的章节纳入到高校、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中,对弱电系统及设备的建设内容、施工要求、验收质量、安全性等提出明确要求。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挂职上饶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原标题:警惕信息技术放大应试教育的负面作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