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24日讯(记者丁佳 实习生何晓源)为迎接首个“中国航天日”,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今天组织了系列科普活动,来自中科院附属学校、人大附中等多所学校的100余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
此次科普活动包括参观载人航天应用系统有效载荷运控大厅、观看航天知识科普视频、科普报告和体验互动等环节。
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战略规划研究室副主任张伟在《载人航天空间科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报告中介绍了载人航天的目的、利用载人航天开展科学研究的优点以及载人航天空间科学研究的内容、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张伟回答了观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并鼓励青少年开拓思维,培养科学兴趣,为未来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此外,沉浸式微重力流体虚拟实验平台、基于遥操作的交互式空间科学实验科普演示、天宫一号高光谱成像仪成果应用交互演示、载人空间站应用前景交互演示等科普展示平台引发了观众的好奇,纷纷上前体验。
据悉,这次科普活动是为响应首个“中国航天日”而举办的,旨在促进青少年更深入地接触、感知和了解我国航天事业以及空间科学和应用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方向,培养青少年对航天的热忱和探索太空的兴趣,营造浓厚的科学精神与航天文化。
《中国科学报》 (2016-04-25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