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捕捞生产效益逐年下降、渔民收入普遍不高……近年来,我国近海渔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缓解近海渔业资源压力,促进近海渔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金显仕带领研究团队进行技术研发、集成与创新及产业化示范,突破了一系列衰退渔业种群重建及资源养护的共性关键技术,从本质上推进了近海渔业资源修复和养护的发展进程。
观念落后 研究滞后
一直以来,国家非常重视渔业资源养护和修复。早在2006年,国务院发布《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渔业资源养护和修复被列为重点内容之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则明确提出,重点研究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技术。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加强海洋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许多政策都高度重视渔业资源养护和修复的发展。“渔业资源养护和修复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有效地增加渔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金显仕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是近海渔业资源养护和修复的主要措施。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渔业资源放流增殖活动,大规模的增殖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黄渤海中国对虾、梭子蟹、真鲷、牙鲆等种类的放流。近年来,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增殖放流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
然而,与大规模增殖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是,观念落后和基础研究滞后,致使大规模的放流增殖存在明显的盲目性。
“突出的表现在:一是放流种类、时间、地点、规格缺乏科学论证;二是‘增殖容量’缺乏科学的评估技术;三是放流增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严重缺失;四是放流苗种的种质保障技术尚不成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与生态系统研究室副主任单秀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专家表示,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在礁体材料、结构布局、鱼礁场形成机理、人工藻礁和海底植被构建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严重滞后,致使目前我国的人工鱼礁及海洋牧场建设盲目性较大。
因此,上述共性关键技术亟待突破,为近海渔业资源修复和养护的科学、有序发展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撑。
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
近海渔业资源状况堪忧,捕捞产量超过近海渔业资源的补充能力,让时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学科首席科学家的金显仕感觉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
为有效修复和养护近海渔业资源,金显仕带领团队在我国开展了近海资源养护关键技术的研发和集成示范工作,并主持了我国第一个资源养护的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黄渤海生物资源调查与养护技术研究”,及后续资源养护作为重点任务的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等多个项目。
金显仕及其项目研究团队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将渔业资源的生态养护和修复作为长远目标,经过近10年的探索解决了一系列资源养护共性关键性技术问题。
他们研究并示范、推广“生态性放流”;创新性地将“增殖生态容量”“增殖生态效应”“生态风险”“最小繁殖群体”等引入到增殖效果评价体系,使放流增殖纳入了“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这一国际前沿管理模式。
“我们建立了多种类增殖放流容量评估技术及生态容量模型;采用分子标记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法,构建了增殖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了渔业资源养护和增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金显仕介绍。
此外,研究团队突破了鲆鲽类小规格苗种标志放流的技术,研发创新了标志类型、标志方法和标志规格及批量快速标志技术,首次阐明了中国对虾不同规格苗种放流效果和投入产出比,创制了主要增殖放流物种种质快速检测技术,搭建了增殖放流生态和遗传风险评估框架。
单秀娟表示,项目研究团队还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典型水域生态礁与海珍品增殖礁构建技术,创新了自然海域大叶藻播种增殖技术,增殖示范效果良好,显著提高了近海渔业资源养护和增殖能力,促进了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养护的健康持续发展。
据统计,研究成果获得授权专利17项,制定标准或规程11项,在沿海各省市举办培训班36次,培训渔民3600余人次,促进了渔业资源养护和修复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研究成果在2015年获得了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其团队也入选农业部“十大农业科研创新团队”。
在金显仕看来,研发的多种类增殖容量评估技术、生态风险评估技术及增殖效果评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增殖放流工作的盲目性。自主研发设计的海珍品增养殖礁型,资源养护效果明显、生态效益凸显。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举
项目执行期间,研究团队建立了5个增殖放流示范区和4个生态环境修复示范区。
秦皇岛牙鲆增殖放流示范区和黄骅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和梭鱼增殖放流示范区比较成功。近5年,指导放流各类苗种658700万尾,包括中国对虾630000万尾,三疣梭子蟹累计27000万尾,梭鱼1700万尾等。累计创产值约26亿元,累计新增产值约13亿元,全省综合经济效益达28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莱州湾金城资源养护综合示范区的面积已达到1000亩海域,共建设单位礁640个,累计投放圆管型、星体型等混凝土构件及石块礁等人工礁体15.9万空方,带动相关企业、渔民累计新增产值1亿元,带动就业岗位1000多个,获综合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
“我们以示范区为核心,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及全国沿海渔业资源养护与修复进程,引导我国的渔业资源增殖向‘生态性放流’方向发展。”金显仕表示。
“同时,渔业资源养护和修复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渔民转产转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单秀娟说。
专家认为,研究成果在科学指导渔业资源增殖、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方面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养护型近海渔业是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战略性新兴渔业的基础,信息化和数字化是现代化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下一步,该团队将实现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条连续数据采集和全过程追溯,建立智能化的近海渔业资源养护与监测平台,扎实推进近海渔业资源的生态养护和合理利用,推动“蓝色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