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超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1/15 15:09:25
选择字号:
2016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揭晓
“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获重大突破

 

11月15日,记者在南京举行的“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上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获重大突破,并获得“2016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实现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是改善我国大气质量的重要举措。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刘建民团队历经十余年攻关,率先发明了达到燃气发电排放限值的燃煤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深度减排技术,并进行首次工程示范,实现了燃煤电厂多煤种、宽负荷、变工况等复杂条件下的污染物超低排放。

据了解,该技术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或创新:一是针对工频电源电除尘效率难以进一步提升的难题,发明了基于铁基超微晶改性材料的电除尘器大功率高频电源,实现了出口烟尘浓度小于20mg/m3的重大突破,在1000MW机组上首次示范,出口烟尘浓度达到15.4mg/m3,提效51.5%;二是基于二氧化硫吸收氧化化学反应动力学,发明了双PH值精准控制及凹凸双相整流脱硫技术,相关技术攻克了PH值功能分区及复杂对象难以精确建模,塔内二氧化硫逃逸和浆液挂壁的难题,综合脱硫效率提升到99%以上,在300MW机组上首次示范,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达到11mg/m3;三是基于95%以上石灰石湿法脱硫的应用实际,发明了基于湿法脱硫的湿法脱硝技术,在330MW的首次示范结果显示,在SCR脱硝基础上,实现脱硝效率35%以上,有效补充了SCR不足,实现了煤质或负荷突变工况下氮氧化物稳定的超低排放;四是针对细颗粒物、石膏液滴、气溶胶深度净化及大机组湿电工程化技术难题,发明了基于谐振抑制的高频电流源控制和电极最佳匹配技术,形成了系列软件包和核心设备,在300MW机组上首次示范,细颗粒物排放降至5mg/m3以下。

该成果的突破及对污染物的减排效果引领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的发展,为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该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已获得专利87项目,其中发明专利15项,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23项,发明技术转化形成2个产业公司,应用于脱硫、脱硝和湿除工程57650MW、高频电源投运5658台,实现年减排烟尘155万吨、二氧化硫180万吨、氮氧化物65万吨。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备受科技巨头青睐 下一代地热来了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