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长安 王文惠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1/14 9:34:32
选择字号:
“农田氮磷淋溶损失污染与防控机制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记者11月11日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获悉,由该中心主持并集中了其它14家长期从事农田氮磷面源污染和淋溶研究的优势单位参与的“农田氮磷淋溶损失污染与防控机制研究项目”日前正式启动。据悉,在科技部联合农业部启动的第一批“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中, 该项目”属于专项2016年首批启动的基础研究项目之一。

“集约化农田通过投入大量化肥和灌溉提高作物产量, 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巨大影响。这种高强度的人为干预, 形成了集约化农业特有的根层、深层包气带、地下水系统。”作为该项目主持人、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生态与环境研究室主任马林介绍,我国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 80%监测点地下水为四类和五类, 与农田淋溶相关的“三氮”(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是最主要的污染源。黑土、潮土和褐土区是我国粮仓, 氮磷肥、灌溉过量投入, 也是农田氮磷淋溶和地下水污染的易发区和高发区。开展氮磷在根层、深层包气带、地下水淋溶机理和阻控机制的理论研究, 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迫切需求。

马林介绍,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农区农田根层氮磷淋溶时空规律;根层、深层包气带氮磷淋溶机制和主控因子;黑土、潮土和褐土氮磷淋溶阻控机制和效果;典型农区氮磷淋溶风险与消减途径四方面。拟阐明北方典型农区农田氮磷淋溶时空规律, 提出农田系统氮磷输入、累积、富集、淋失之间的定量化关系理论, 揭示包气带氮磷淋溶机理, 提出构建“根层截氮保磷、包气带脱氮固磷”的全剖面阻控理论,拟建立北方主要农区典型农田氮磷淋溶监测网、地下水硝酸盐监测网和典型种植制度氮磷淋溶因子监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有效降低我国因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饮用硝酸盐超标地下水引起的人体健康问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备受科技巨头青睐 下一代地热来了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