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扬子敬 王致林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0/26 21:04:13
选择字号:
搭建连接军营的网络课堂

 

在国防科技大学的东门外,有一家经营长沙小吃玉林米粉的小店铺。每天早晨5点,这家店铺就会准时营业。

有一段时间,一位三十多岁的青年人总会在清晨很早就来到小店,要一碗米粉,匆匆吃完,然后又匆匆离开。慢慢地,他成了这里的熟客,以至于老板总是会为他多盛些米粉,多加些肉丝。

但老板始终不知道的是,这位常常行色匆匆的食客究竟在为什么事情忙碌。

这位食客名叫肖枫涛,是国防科技大学训练部的一名参谋。在就任参谋之前,他还曾作为学校计算机学院的科研教学骨干,获得过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但那段时间里,他有着另外一个更为特殊的身份——学校“慕课”工作的主管参谋。

那是在2013年。当时,“慕课”刚刚传入中国,在很多国内高校还在观望时,这所坐落于湘江之畔的军事院校却已经行动了。

一把钥匙

同样是在2013年,习近平主席视察了国防科大。在讲话中,习主席叮嘱学校,要“采取超常措施培养部队急需人才”。而这句话也切中了当时军队建设的一个症结——随着我军武器装备和新型作战力量的发展,人才匮乏问题也将越来越突出。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中科院院士、国防科大校长杨学军想到了刚刚为大家所认识的“慕课”。

“采用超常措施,向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要战斗力,‘慕课’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在一次研讨会上,杨学军如是说。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就在当年,该校成立了由机关业务职能部门和教职工组成的“慕课”团队,开始建设属于自己的“慕课”平台。肖枫涛也成为了这场“攻坚战”中最普通的一员。

“肖枫涛”们的努力很快见到了成效,就在团队组建两个月后,国内最早上线的自主可控“慕课”学习平台——“梦课”平台就上线提供服务了。同时,它也成为了国内首个上线并提供“慕课”课程资源的学习平台。2014年,教育部建设的“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首批5门“985工程”高校课程中,国防科大入选4门。

如今,几年过去了,国防科大“梦课”平台已经初步具备了支持三位一体(即军事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教育平台的基本功能,目前已经有来自院校、部队的170余门“慕课”课程、100余门公开课程在平台上线,累计上线1000余课时,全军各单位注册学习官兵32万余人,通过考试4.6万余人,搭建起了一个联通部队需求和专家资源的新桥梁。

“过去的每一天都值得纪念,尤其现在是学校‘慕课’工作最好的时光,也是自己最好的时光。”回忆起三年来的经历,肖枫涛说。

一群老师

平台搭起来了,课程汇集起来了,但如何保证这些课程都是“精品”呢?

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员施建华是学校第一批慕课的主讲人,从接到“慕课”任务的那一天起,她便一头扎进了“慕课”教学的模式研究中,还多次赴国内外知名大学探访“慕课”发展规律。因为她平时还要承担大量的科学研究任务,这门课的录制几乎全部是她利用休息时间完成的。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员彭天笑主讲了四期大学英语(口语)的“慕课”课程。据统计,该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注册人数已经达到40万人次,排名所有上线课程之首,成为“中国大学MOOC”十大精品课程之一。

为了上好这门课,保证“零”失误,每一讲录制前,彭天笑都会花上至少两天的时间熟悉和修改讲稿。每次录完之后,他还要从头到尾校对两次以上,确保准确无误之后才能够上传。此外,在结束一天的教学科研任务之后,他和他的团队成员还要经常加班加点,在电脑前回答学生的在线问题,批改和讲评学生作业。

同样为了课程精益求精的还有该校副教授兰军。一次,在录课过程中,由于课件版本与录制设备不匹配,导致课件播放与他讲话有两秒左右的延迟,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更影响不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但兰军还是与工作人员一起,一秒一秒地核对时间轴,当他们做完最后一点修改时,已经是凌晨3点了。

“虽然课程繁重,但值得我们庆幸的是,在我们心中,‘想干事和想干成事’的共同信念让我们经历着蜕变的痛苦,也享受着绽放的欢乐。”采访中,彭天笑说。

一场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国防科大“慕课”平台的建设,直接瞄准的是解决部队急需人才培养的问题。因此,无论是课程选择还是内容讲授,老师们都针对部队一线指战员的需要进行调整。为了激发官兵“比学赶帮超”学习热情,他们还在平台上特意设置了打分细则和排名功能,既可为个人成绩进行全军排名、本单位排名,也可为单位成绩在全军进行排名。而这样的做法也激励造就了不少军营中的“学习标兵”。

中部战区某装备技术保障大队士官王子磊便是其中的一个,这位年轻的战士选修了国防科大“梦课”平台上线的很多课程,通过率达90%以上,优秀率更是高达80%以上。他参与研制的“雷达通用适配器”项目荣获了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成果中的不少知识是在“梦课”平台上学到的。

由于“慕课”课程直接对接部队官兵,很多平时在高校中接触不到的实际问题,也随着官兵的交流与反馈,被摆在了国防科大老师们的面前。

一次,某导弹旅参谋在“梦课”平台上,向国防科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付强提出一个光学制导炸弹打击效果的问题。原来,某型光学制导炸弹打一发效果良好,如果多发打击时,效果就变差,原因不明。

为了查出问题原因,付强专程赶往该旅,经过一番调研,他发现在第一发导弹打击后,战场局部环境的温度发生重大改变,使得红外环境的光学效果产生变化,后续光学制导炸弹命中率就会产生误差。而后,他提出光学制导炸弹和雷达进行复合制导的战法建议,产生了很好的打击效果,解决了部队难题的同时,也为教学科研积累了重要的实战化案例。

“这些问题如果不是部队官兵提出,我们在校园里是根本不会想到的,正是这样的互动,让我们的科研更接地气,这是一种双赢的沟通。”付强说。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