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0/26 15:36:12
选择字号:
李德毅院士:智能驾驶的未来已来

 

回顾一下一百五十多年来汽车产业的历史,过去人们感兴趣的是传动、结构、轮胎、底盘等技术。如今,汽车的自动驾驶的概念受到广泛关注,人们希望能够实现自动驾驶,还有一些希望实现自主驾驶。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家里能够有一辆智能车帮我开车,或者我愿意自己开车的时候也可以开?这就要看它的性能,其中传感器和驾驶脑(物化人工驾驶认知的机器)的部分尤为关键。整体来说智能汽车的可靠性一定比人高得多。但现在人们更关心的是价钱。如果价格过于昂贵,就会对产业化带来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智能车的对生态有明确的认识。出行有风险,开车需谨慎,安全无尽头,智能无界限。我非常不主张所谓的全天候、全自动驾驶的说法,我认为做不到,因为人自己也做不到。

举例来说,有太阳的时候驾驶员必须戴上墨镜,下冰雹、地震、火山爆发、海啸来了的时候你能做到全天候吗?所以我们不要轻易地讲全天候,更不要轻易地讲全自动。未来,在智能汽车大规模应用的时代,交通事故将来还是会有的,但是整体来说汽车的可靠性会大大提高。

对于智能汽车,我们要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人驾为主到机驾为主的过渡过程。我们希望将来能够实现“机器驾驶为主,人可干预”,现在则是“人驾驶为主,机器可以提醒”。这个转型是非常大的,如果用五十年的时间维度来衡量周围的汽车的话,恐怕到时候还是有人工驾驶的车,所以不要我们不要把智能车的未来想得那么理想,应该允许那些喜爱人工驾驶的人去享受驾驶的乐趣。

至于智能车带来的伦理问题和交通规则修改的问题,我认为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难、那么远,并不会影响智能车的质量认定和行驶过程当中事故的质量认定。

智能驾驶的未来已来。需要注意的是,和轿车相比,房车和特种车的需求更为迫切,它们的商业化运行要比私人购买来得早得、多得多,所以大家不要把眼睛都盯着小轿车的智能驾驶上面。

智能驾驶对汽车而言不是灾难,而是福音,更不是对它的简单颠覆。智能车可望成为互联网之后的新型智能设备,轮式机器人产业将迎来井喷期。总之,专车司机的行业会逐渐消失,私人轿车的时代渐行渐远,智能车产业化必然兴起。 (本报记者彭科峰整理)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