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南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0/26 9:38:23
选择字号:
郑南宁院士:人工智能是未来30年影响最大的技术革命

 郑南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南宁

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大国的优势,把我国数据和用户的优势资源转换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优势。

60年前美国达特茅斯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工智能正式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现在,人工智能已从过去高墙深院的研究演变成为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技术引擎。

今年3月,谷歌研发的AlphaGO 围棋战胜人类,这是1997年IBM深蓝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近20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的又一重大历史突破。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已取得长足进步,不仅天河二号、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连续夺得全球最快TOP500榜单第一名,全球人工智能相关学术会议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担任主席或者获得最佳论文奖,百度大脑、讯飞超脑等企业的超级人工智能平台也已向谷歌、Facebook等跨国巨头看齐。此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成为硅谷之外全世界最有活力的人工智能研发高地之一。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新兴产业及技术创新也将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注入“强心剂”。2015年,中国政府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依托互联网平台提供人工智能公共创新服务,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先进国家的共识与行动。

未来世界科技强国也一定是人工智能强国,中国要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这一伟大事业的重要基础。当前,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大国的优势,把我国数据和用户的优势资源转换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优势,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大做强人工智能产业。

人工智能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也是最伟大的梦想之一,将是未来30年对人类发展影响最大的技术革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经历了两次高潮和低谷,上世纪人工智能领域在实现其“宏伟目标”上的完全失败,曾导致人工智能研究进入“冬天”。

在当前人工智能发展新一轮的热潮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信息科学、认知科学、脑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踏踏实实地开展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避免不切实际的预言和承诺,而使研究“落入一张日益浮夸的网”中。另一方面,我们必须重视人工智能面向重大应用工程的研究和市场的创新开拓,但同时要避免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中的“低水平、同质化”现象。(本报记者彭科峰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6-10-26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