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0/18 19:26:52
选择字号:
差异化发展肉牛牦牛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健康的关注和要求也越来越多。相比于猪肉的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牛肉因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且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逐渐成为了健康饮食肉类的优先选择。

然而,国内牛肉产量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不够吃”困扰着中国牛肉市场。为支持肉牛牦牛产业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其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但市场的发展折射出来许多问题,一些发展的观念依然滞后,企业发展遭遇瓶颈,肉牛牦牛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面对当前的形势,我们提出要发展差异化肉牛牦牛产业,充分挖掘自身特色,促进牛肉呈现出‘姹紫嫣红’的发展态势。”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兵海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牛肉缺口会越来越大

目前,肉牛和牦牛存栏在500头以上的可以称为大型生产企业,此类企业全国近2000家。除江苏、浙江、福建和海南四省相对少一些之外,其余省区市都是几十上百家,几乎遍布全国各地。牦牛则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和云南地区。

受中国土地资源制约,根据现有的资源配置以及自身的产业规律,肉牛相对比较分散。“不光是大企业分散,就连养牛的农户也比较分散,所以是‘小群体大规模’。”曹兵海说。

“生产压力大”是国内许多牛肉生产企业共同的感受。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在生产初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牛肉拉车耕地逐渐被机械化取代,丧失了应用功能,并且农村劳动力逐年流失,养牛的越来越少,造成肉牛存栏量不可避免地降低。在消费末端,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牛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喜爱。

“两个因素合在一起就造成了国内牛肉有很大的缺口。我们预测,越往后这个缺口会越来越大,对生产造成的压力非常大。”曹兵海表示。

这样的缺口使得我国牛肉出口量并不大。2010年之前,出口和进口基本上维持平衡;2010年之后,出口下降,进口增加。从2010年开始,进口牛肉量每年翻一番。

去产能 提质量 促转型

产业的发展不但出现了整体“不够吃”的情况,同时还伴随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在曹兵海看来,产能过剩是因为现在很多企业依然沿用上世纪80年代建屠宰场时的思想观念来支配现在的行为。

“思想观念一直比较滞后,技术也相对落后。”曹兵海介绍,屠宰场太多太大,都“吃不饱”,而且效率还非常低,许多新技术的更新和改良一直跟不上。

在去产能、提质量极度困难的转型时期,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做了许多的工作。近年来,体系在全国各地作示范,培育成功的企业给全国树立标杆。

整个肉牛牦牛产业的产业链非常长,占有资金非常大,一些看似简单的东西真正做起来都需要很新的技术,而且还要把这些新技术巧妙地整合于产业链上,所以这又是一个比较高深的产业。

“这个产业看着水浅,其实很深,不管多聪明的企业老板,不按照产业自身规律来发展,一跳进来就被‘淹死’了。”曹兵海说。

在体系的带领下,全国已经出现了非常好的发展动向,即延长产业链、产业链升级,尤其是近两年,发展速度非常快。

“企业从以前只杀牛不养殖,到养一部分再采购一部分宰杀,在此基础上,屠宰企业直接和农户对接,随后逐渐铺展开,从母牛生小牛,到屠宰,再到餐饮,企业开始从两头来延长产业链,也就是发展完全产业链。”曹兵海介绍。

这套思路在全国开始应用,一些企业也因此获益。“体系不只是为我们提供了全国乃至全球的信息,还给了我们发展方向,避免走弯路。”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随州试验站站长、随州市弘大畜牧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曹永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体系帮助企业确立了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事实证明,这条路非常正确”。

在曹永强看来,整个产业链掌握在自己手里,也成了他们的主要优势。“我们这里是农业部的核心育种场、国家标准化肉类养殖场,在产业前端可以进行自繁自养,通过高端育肥后进行屠宰分割,最后再拿到餐厅里,实现‘由农场到餐桌’,每个环节获利,并且达到利润最大化,形成南方肉牛产业发展的典范”。

“并且,由于是自己的企业,牛的质量、牛肉的质量、饲料的质量等都完全由自己监控,避免了潜在的风险,食品安全得到保障。”曹永强说。

“控制风险点也就意味着抓住了利润点。这样企业在这条产业链上承担的责任就越来越多,当然利益就越来越多。”曹兵海说。

实实在在的成功案例得到了更多企业的认可和加入。“现在全国的大中小型企业都在学习,这也是全国肉牛界非常新的并且符合市场要求的一种形势。”曹兵海表示。

“姹紫嫣红”保持差异才更好

既要面临国外牛肉进口的压力,同时,国内企业同行因为基数比较大,大部分都还在整体低水平的层次上进行着互相“残杀”竞争。“因此,我们提出今后肉牛牦牛产业要实现差异化发展。”曹兵海指出。

从大方向来说,中国肉牛牦牛产业模式必须要跟国外拉开距离,中国的国情、资源禀赋和其他国家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利用天然的优势,让饲养和生产出来的牛和肉与国外不同。在国内,因为每个产区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从牛种、产业模式和牛肉质量上,要尽量最大限度地让其各自产生差异,避免竞争。”曹兵海表示。

据了解,由于牛种不同,养殖方法不同,饲草也不一样,牛肉风味的级别差距比较大,同一头牛身上,两块相邻的肉价格可能差距几十上百倍。

“保持当地特点,再根据牛种、企业情况、人们消费嗜好等,产生‘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牛肉,这样就容易使企业品牌化、差异化生产。”曹兵海进一步介绍说,跟国外和国内同行都形成差距,就把竞价权尽量掌握在生产者自己手里,反过来拉动产业发展,“这是我们今后一个大的工作思路”。

“以前我们主要养殖杂交品种,竞争处于劣势。在体系的指导下,确立了以本地品种为主的发展目标,然后开发高端黄牛肉。”曹永强介绍,这样让本地牛实现“华丽转身”,充分挖掘出自身潜力。

牦牛方面,体系也为藏区产业发展量身定制了一套“错峰”思路。也就是逐渐引导藏区牧民摒弃以往根深蒂固的观念,牦牛不再集中在入冬封山前销售,而是在春天到夏天里草长势最好的时候,把已经长肥的大牦牛卖掉,这样可以保证小牛也有优质草吃,到了冬天,这批小牦牛长大长肥达到售卖标准,牧民可以实现两季出栏。

“牧民在挣钱的同时,也确保企业四季育肥。”曹兵海说,藏区牦牛有特色后,市场设定价格也比较高,牦牛肉在上海、广东、深圳、北京等大城市一直处于供不应求。

曹兵海表示,牦牛本身也很有特色,再下功夫对牦牛肉进行详细分割,把每一块肉的性能充分挖掘出来,挖掘性能背后就是挖掘经济价值。这个已经非常标准化了,在全国屠宰牦牛的企业得到了普及。体系还开辟了带皮牦牛肉的“战场”,市场意外火爆。“现在生产牦牛的企业也十分受益,基本上处于‘零库存’状态,效益非常高。”曹兵海说。

到目前为止,不但普通牛肉供应紧缺,而且中国人的口味比以前“刁”了,愿意吃品质更好、适合自己口味的牛肉。“所以,像以前一样只要生产出来就能卖出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生产落后于消费需求,体现在产量、花样、质量和特色上,因此新的产业结构出现了。这种产业结构的转变可用一句话来总结,也就是,以前是怎样养牛才能挣钱,现在乃至今后是要想挣钱该怎样养牛,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基点。”曹兵海表示。

下一步,“企业应该从市场出发,从差异化生产着手,通过技术、理念的改进,逆推实现什么样的牛种该怎么养,养出什么样的肉,怎么样屠宰加工等,要倒过来考虑。”曹兵海呼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多波段观测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可能起源 新型沸石分子筛合成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热带森林“赢家”更小更快 《自然》2024年十大人物公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