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的肿瘤患者吹口琴演奏《团结就是力量》
10月1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桓兴病区,一场有关世界临终关怀及缓和医疗日的纪念活动举行。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不仅有北京朝阳区卫计委医政司负责人、医院管理者、一线临床医生、护士,还有媒体、护工、志愿者、患者家属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缓和医疗特别考虑人在“躯体、精神心理、社会和灵魂”方面的需求,把濒死认作正常过程,不加速也不拖延死亡,只是在人的生命末期,提供疼痛的缓解服务,提供支持系统以帮助家属处理丧事并进行抚慰。
早在2004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世界临终关怀与缓和医疗联盟(WHPCA)便提议把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世界临终关怀及缓和治疗日,至今已获得77个国家相关组织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
“作为一家以肿瘤治疗为特色的医疗机构,我们更应该关注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如何才能更有质量,更有尊严。”北京桓兴肿瘤医院院长丁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缓和医疗并不仅仅针对肿瘤患者及家属,它的理念应该贯穿所有的疾病的治疗过程中。
但实际上,我国现有医疗条件只能满足0.3%的患者缓和医疗的需求。
“这与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对缓和医疗缺乏了解分不开。”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葛楠认为,国内关于缓和医疗的教育一定要跟上。
据记者了解,国内只有少数大城市的医疗机构设有缓和医疗的门诊或病房,但多数“隐藏”在肿瘤内科、姑息治疗科、老年医学科等里面。
控制疼痛,不容忽视
“谈到癌症,首要问题就是疼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主任于雷表示,癌痛可引起机体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严重影响病人生存质量。
但遗憾的是,现实中约有75%的癌症患者都是在疼痛中去世。而事实上,一项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及宁养机构的相关研究则表明,85%的癌痛都能通过使用口服类的阿片类药物得到缓解。
“一些医务工作者认为,疼痛是癌症患者必须经历的过程,担心因使用止疼药产生的呼吸抑制与阿片类药物成瘾等问题出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主治医师丛明华说。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副主任吴晓明看来,科学合理的用药,并不会导致药物成瘾和呼吸抑制,“疼痛得到控制了,才能把癌症治疗得更好”。
关注心理,事半功倍
除了疼痛,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也是横亘在医疗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门槛。
“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和身体痛苦,害怕死亡、疼痛、丧失功能,也充满着对家庭和未来的担忧。肿瘤医生应更多地倾听、安慰、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而不是把他们视为一个个‘喘气的瘤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主任唐丽丽说。
但现实中,我国对肿瘤患者心理治疗的工作仍然较欠缺,尤其是缺乏专业人才。而缓和医疗则能够更好地弥补医者与患者的“鸿沟”。
“其实,对于肿瘤患者而言,除了最先进的药物、手术治疗外,专业心理治疗同样能唤起他们生的希望。”唐丽丽向记者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晚期肿瘤的老者因不忍女儿为他操劳奔波,选择服用安眠药自杀,幸好被护士及时发现,进行了洗胃等处理。
等唐丽丽赶过去,老者情绪已经稍显平静。“他告诉我,觉得自己是个累赘,给女儿带来很多麻烦,所以也想走了。”
“你女儿这一生就两个爸爸,一个是‘真爸爸’就是你,一个是‘假爸爸’是公公,你走了,她就失去了叫爸爸的机会。”唐丽丽尝试与老者这样沟通,并且女儿也在场表示不嫌劳累,想有多点时间陪着爸爸。
就这样,老者再也没有出现情绪波动,两个月后,安然地离去。
唐丽丽表示,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要尝试从价值、意义、爱的三个维度为他们寻找活下去的勇气。
肿瘤营养,规范支持
“肿瘤营养是一门科学、一种治疗手段,并不是依附在其他任何治疗手段。”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普外科主任石汉平说,50%以上的癌症患者初次诊断时即存在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的癌症患者生存期比较短,也不能耐受放疗、化疗及手术,且容易产生并发症或毒副反应。
但现实中,肿瘤营养的理念并未被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人们广泛接受,甚至还存在营养会促进肿瘤生长等认识误区。
石汉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富有诗意地界定肿瘤营养的定位与价值:没有手术的血腥,没有放化疗的损伤,没有生物治疗、靶向治疗的昂贵。营养疗法如和风拂林,似甘雨润物。给干渴的大地以滋润,使万物生发;给干枯的树枝以春芽,使花红柳绿。营养潜入体,沁人细无声。在悄悄中送患者以希望,在静静里给病人以尊严。
直面死亡,平静离去
对癌症患者再多的干预措施,或许也无法阻止最后的离别。而如何才能安心告别,也正是缓和医学关注的重点。
“从患者确诊为癌症到离开,或许家属所受的煎熬与痛苦丝毫不少于患者。”北京桓兴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刘英杰说,缓和医疗不仅关注患者,还将患者的家属作为关照对象。“很多时候,患者家属接受不了最终的结局。”
其实,生老病死本是生命的自然过程,但人们往往重视“生”,却忌讳谈“死”。“只有直面死亡,不回避死亡,才能让公众走出‘将死亡看作医生和医学失败’的误区。”陆军总医院肿瘤内科刘端琪说。
“过去,我们眼看着患者无助地离去,内心也非常彷徨,还会产生职业倦怠感。而在缓和医疗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让病人平静地离去,也让家属能够心安。”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宁晓红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实行缓和医疗的病人,与不惜一切代价治疗的病人,不仅活得好,并且活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