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菲亚·尼姆塔斯
近日,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有关学生精神健康问题的新报告。报告指出,学生群体相对于总人口来说,是较为不快乐的,每三名学生中就有一个人处于压力和孤独的影响之中。而且,学生中自杀的人数也在上升。
我们访问了这份报告的作者,牛津大学心理学与哲学专业的学生波皮·布朗,她介绍了一些给大学的建议措施。
首先,为学生制定自我检查问题的手册,并创制一套行动计划。
“大学间可以互相学习,很多大学已经有了很好的制度。”布朗解释道,“约克大学最近已经创立了一个非常综合的行动计划。除学生报告外,收集其他相关数据也十分重要,他们已经可以对若干自我伤害及自杀尝试作出预警,而且与学生的全科医生交谈,要看看哪些程序有用、哪些没用,现在他们就在做这件事。”
其次,她建议大学向所有教职员工进行精神健康政策方面的培训,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意识。“我还没有发现有任何一所大学在应对学生精神健康方面的事情做得都十分正确的。但大学的确都真正开始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帝国理工大学雇用了若干名的精神紧急援助训练人员,目前规模已有30~40人。诺丁汉特伦特大学也在对宿舍部门的职员进行精神健康方面的培训,这非常重要——如果学生感到痛苦,他们可能把自己封闭在宿舍内。”
另外,大学应当允许学生在医生的陪伴下注册,在家里或在学校都可以。“不幸的是,这是一件最难做到却也最重要的事,这对于所有学生都是问题,无论身体方面还是精神方面。如果我想在学期之外看全科医生,可能就是一场噩梦。你真的需要一直小心,而不是仅仅紧张一时。”她说。
大学需增加对咨询和支持服务的投入。她说:“有些大学的确投入了足够资金,但是并不是所有大学都这样。现在对此投入少的学校应当反思一下。”
关于对有相关病史的学生提供支持服务,布朗表示:“当然,病史是否公开,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然而据我所知,大学鼓励学生在申请或入学时就承认问题存在。但许多学生会担心,如果说自己存在这样的情况会影响自己的申请,这样一来情况就很难。一所大学不能把这种关怀计划强加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但还是需要更好的沟通以及对政策的说明。”
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主管尼克·赫尔曼说,上大学是一件具有压力的事情,尤其对于那些第一次离开家的学生来说。你会失去稳固的支持网络,搬到陌生的地方,甚至背上一大笔学生贷款。有时候,这样的情节在现实中就会以悲剧收尾。
“当人们第一次进入大学时,应当知道他们是可以获得支持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说出来,寻求帮助也是很寻常的事情。这非常重要,大学的支持服务、学术导师、学生联合会、其他同学以及NHS都可以提供帮助。当我们要满足需求的时候,我们必须做得更多。”他说。
(作者供职于英国《卫报》,韩琨编译,有删节)
《中国科学报》 (2016-10-13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