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时报 发布时间:2016/1/20 16:08:13
选择字号:
多地儿科急诊“暂停服务” 孩子无人可医怎么办

 

核心提示:最近,上海、广州等地出现了儿科医生荒。儿科急诊贴出通知,不是暂停,就是仅收治危重患儿。医院:儿科医生招聘难,辞职多。据统计,我国每2300儿童患者才配备1名儿科医生,儿科医生短缺已成全国现象,缺口达20万。

最近,上海、广州等地出现了儿科医生荒。儿科急诊贴出通知,不是暂停,就是仅收治危重患儿。医院:儿科医生招聘难,辞职多。据统计,我国每2300儿童患者才配备1名儿科医生,儿科医生短缺已成全国现象,缺口达20万。

据最近发布的《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1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也就是说每2300名儿童患者才配备1位儿科医生。从全国来看,河南最为严重,平均每5000名儿童才有一个医生,直接导致河南很多医院人满为患。现在全面二孩放开,未来儿科医生的紧缺形势可能更为严峻。

据央广报道,今年入冬以来,多地医院传出了儿科停诊、限诊的消息。其中绝大多数是大城市的综合性医院: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在医院贴出了通知,2015年12月14日开始,除了微重症的患儿之外,对儿科普通门诊、急诊暂停服务。

江苏南京一家三甲医院,只有一名退休返聘的儿科医生,由于该医生生病请假,医院的儿科就暂时关闭了。

上海新华医院曾贴出通知,提示患者和家属在高峰时期,儿科急诊等候时间可能要超过6个小时,有发烧的患者请先服用退烧药,降温候诊……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最近,网上流传的一篇名为《各大城市医院儿科纷纷瘫痪》的文章引起热议。

新一轮“儿科医生荒”又是否确有其事?

这篇文章最近通过微信的方式广泛地传播,而这篇文章还附上了北京、广州、上海等地近期以来儿科医院门诊爆满,正式曝出限制挂号数量的报道,引起了网友,特别是一些年轻父母的强烈热议和担忧。而更多的网友表示说,随着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儿科医生的数量且只减不增,儿科能否承受不断上涨的就诊量,会不会再实行限诊的情况,则是他们更加关心的一个方面。

诊断1 收入“一般来说,儿科是最不产生经济效益的部门”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广州、上海、南京等多家大型综合医院传出了“停诊、限诊”的消息。专业儿科医生数量不足的问题浮出水面。

前述网络文章中提到广州某家三甲医院由于儿科医生严重短缺,而被迫暂停急诊儿科服务,仅收治微重症病儿的这个消息确有其事。医院也表示说,这确实是属于无奈之举。

在医院巨大需求面前,停诊、限诊原因是什么呢?记者调查了解到儿科医生少是最主要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首先可能是待遇的原因,在旧的医药养医的情况下,儿科和其他科室相比收入相对较低。

据报道,虽然儿童的看病量很大,但是大多数以呼吸道的疾病为主,门诊上复杂的毛病并不多。而且用药量也有所控制,一般来说儿科在医院里是最不产生经济效益的一个部门。儿科医生的收入比其他科的收入相比一般要低30%左右,因此也就有了“金眼科、银外科、千万别干小儿科”的调侃。

诊断2 缺人“只能招收到一些成人科专家招剩下来的学生”

上海一家儿科专科医院的心内科主任吴荣(化名)最近着实为科室未来的人才培养担忧。吴荣所在的这家儿科专科医院全国闻名。但吴荣告诉记者,他只能招收到一些成人科专家招剩下来的学生,“收入低、风险大,没人愿意来。硕士、博士都很难招到”。

儿科医生荒不是只有中国才有。日本一部由佐藤秀峰创作的医学漫画《杏林先锋》里也真实刻画过类似的情形。因为儿科不赚钱,很多综合性大医院都削减甚至取消了儿科。儿科医生缺少,跟医学教育的设置有关。

1998年,教育部为拓宽专业面,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将儿科专业于1999年起停止招生,目前,本科阶段并没有专门的儿科专业,到研究生阶段才细分儿科等专业,报名者寥寥。培养机制长期缺失,近15年里,全国儿科医生仅增加了5000人。

诊断3 风险“儿童不善表达,误诊率相对较高,医患纠纷风险极大”

上海一家知名三甲医院副院长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医院近年来在上海郊区开设了分院,郊区地方政府多次向院方要求“开设儿科”,且愿意从郊区科委的课题平台补贴医院和儿科医生,但医院却始终没法“开儿科”。

吴荣说,多年来,公立医院面临创收压力,同样是在心内科,一名儿童的用药量可能只有成人的几分之一或者十几分之一。此外,因为儿童不善表达,误诊率也相对较高,医患纠纷风险极大,吴荣说,“因此,很多综合性三甲医院不愿意开设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此前在做客网络专访时称,儿科专业取消、用药收入低、看病风险大是目前儿科的“三大杀手”。这3个问题,直接导致儿科在一些三甲医院“濒临灭亡”。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