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东星 丁雅涵 陈锐 来源:解放军报 发布时间:2016/1/6 15:35:29
选择字号:
女兵高空爬杆感觉万箭穿心:手上臂上扎满倒刺

 

当代“花木兰”,随时准备上战场

——第54集团军某通信团女兵群体精武强能成长蜕变现象透视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一首经典相传的《娘子军连歌》,展现出古往今来女子从军报国的朗朗英姿与光辉形象。尤其是在今天,女军人正逐步走向战争最前沿,世界各军事强国作战指挥岗位上的女军人比例都在大幅增加。

当前紧锣密鼓展开的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外破的是体制,内变的则是观念。瞩望信息化战场,女性绝不该缺席。从2014年起,经上级批准,第54集团军某通信团逐步将女兵由保障岗位转为战斗岗位。前不久,上级组织通信兵“破纪录、创纪录”比武考核,该团女兵全员参赛,46人次创破纪录!短短两年间,她们在演训一线绽放出耀眼的青春光芒,实现了从军营绿花到铿锵玫瑰的成长蜕变。

元旦前夕,记者走进该团女兵连,聆听她们的精武故事。

你不勇敢,没人能替你坚强

“男兵能行的,女兵样样也能行!”团长蒿俊杰说,虽然身体素质、训练底子比不了男兵,但是为了同样做到随时能战斗,女兵天天都在发奋训练,其中的艰苦超乎想象。

回想那次外训场景,上等兵孙佳佳说,那“刺猬手”的滋味,只有有线班女兵才懂——

四肢筋疲力竭,只能咬牙与线杆对峙在3米多高的空中。稍微一仰脖,就能看到“攀登固定”课目的标准线,可感觉却像天际一样遥不可及。

上不去,就一直抱着。正值午休,烈日当头,孙佳佳终于久撑不住,急速滑落下来,就感觉万箭穿心,摊开双手一看:整个小臂和手掌,密密麻麻扎满了倒刺!

刚开始进行“攀登固定”课目训练时,许多女兵像孙佳佳一样不能到达标准线。有个男兵戏谑说,下来吧,线杆上摆不了“花瓶”。

要想不被当花瓶,必须拿出真水平。从此,有线班长尹灵芝带领全班,每天趟着露水、赶着当午、借着月色奔向空寂的训练场。那天,几个女兵用针挑完倒刺,看着手臂上红红一片全是血点子,再也忍受不住,抱在一起失声纵泪。

“你不勇敢,没人能替你坚强。”尹灵芝给大家打气,“当兵不分男女,只有胜负。不尝尝伤疤的滋味,咱这个兵就当得没地位!”

班长行胜于言,说来让人佩服。前年,上级比武增设女兵有线专业,尹灵芝报名备战,每天都要背着络车跑上十几公里,肩膀被背带勒出一道伤痕,至今清晰可见。经过两个月魔鬼训练,她最终一举创造部队女子500米收放线纪录。

“没什么大不了,哭出来就好。”有线班6名女兵横下一条心,从“抱杆训练”开始,一步步赶路追击。

别人眼中“娇娇女”,自信敢称“霸王花”。记者了解到,如今,该团女兵连涵盖有线、报务、报话、自动化、战术互联网等5大类8项专业,80%以上女兵都能熟练掌握2种以上专业装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

激活女兵优点,开掘战斗力新的增长点

也许有人并不在意:一个女兵的能量能有多大?团政委张东却认为,女兵虽然先天有短板,但是更有男兵无法比拟的优势,只要扬长避短、培养对路,女兵超越男兵绝不是奇迹。

比如女报务兵、下士彭放艳,前年才开始从事报务专业,当年取得全团第二,去年又拿下集团军第一,前不久参加上级比武更是摘得桂冠,把所有参赛男兵甩在后面。

要知道,报务兵有一个犀利的名字——听风者。在影视剧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滴答滴滴答……一部电台,一副耳机,报务兵运笔如飞,记录着如风般转瞬即逝的摩尔斯电码。

“达到一定码速后,就像视频多倍快进一样,别说记录完整,听清楚都十分困难。”女兵连连长冯丽杰介绍说,这样一个高难度专业,达到入门水平,至少需要9个月时间。

彭放艳的出色表现,让全团都感觉不可思议。但在冯丽杰看来,女兵比男兵的心理素质更好,这是彭放艳快速成长的“秘密武器”。

平时训练,彭放艳起步就是每分钟近200码,这样的高码速靠手指敲击根本无法达到,她用电子键模拟发拍了30秒,宣传股长高达试听后说:“‘呜’的一下就没了,啥也听不清。”

如此难辨,只有心细如发,才能练成无音不闻的顺风耳。彭放艳有一个纠错本,每次训练结束,她都要从大量电码中逐一分析出难辨音、高频码和易错码,就连不同机器在发拍报调、速度和声音上的细微差别,都要一一分辨,详尽记录。

和电波打交道,关键要静得下、沉得住,出现干扰也必须心如止水。这两年,彭放艳养成一个习惯,每天早晨都要一边打扫环境卫生,一边分辨附近机房交错发出的电报声。因为整天高度专注于电报,就连战友喊她的名字,彭放艳也经常听不见,全然“锁死”在电波的世界里。

女兵能够超越男兵,是战斗力建设的幸事、好事。张东政委感慨地说:“女兵群体坚韧执着、思维缜密、沉稳细致,只要在合适的战位上让她们充分施展优长,经受摔打磨砺,就能够成长为部队战斗力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巾帼”锐锋难挡,“须眉”见贤思齐

“其实,女兵最让人佩服的是那股嗷嗷叫的气场,在她们面前训练,你绝对不好意思偷懒。”女兵连隔壁的通信营三连下士王晓认为,女兵“爆棚”的求胜心、荣誉感最可贵,也最感染人。

参加上级组织的通信兵“破纪录、创纪录”比武考核前,女兵雷钰华立下军令状,一定要打破“攀登固定”课目纪录。比武当天,她麻利地上杆、攀登、打结,顺利完成了所有杆上作业,打破纪录很有希望,此时按照常规动作,只需贴杆滑落。

然而,为了缩短时间,雷钰华作出了一个惊人动作,在距地面3米高的杆上纵身一跃!要知道,即使是训练有素的男兵,也不会轻易冒险跳杆。考官立即叫停,反复打量一头短发、皮肤黝黑的雷钰华,觉得不可思议:“这是女兵吗?真能拼命!”

某网络功能配置专业的女兵仅有两人,平时和男兵一起训练,由于全团仅有一台训练设备,白天训练次数有限,晚上男兵又要集体加练,两名女兵不甘心,每天就守到深夜十一二点,等男兵带回之后再上机加练,一直到两三点才肯回去。起初,谁也没把她们当做对手,可几个月下来,两名女兵成绩节节攀升,逼得一些向来不加班的尖子也不得不抖擞精神,进一步练习提高。在你追我赶的较量中,男兵、女兵相互带动促进,前不久,男兵卢向东、女兵卢崚姗还双双打破了该专业纪录。

“所有怀着梦想来到部队的女青年,同样都享有军旅出彩的机会。”在团政治处主任张兴洲看来,46次创破纪录,女兵连如此密集的冠军阵列,靠的不单是过硬的素质,更离不开她们为了荣誉一无所惜的锐气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渴望。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当代女兵必将担起属于她们的时代重任,创造出更多佳绩和辉煌。(原标题:女兵高空爬杆感觉万箭穿心:手上臂上扎满倒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备受科技巨头青睐 下一代地热来了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