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珊 黄辛
中科院院士林其谁已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工作了近56年。
多年来,一辆28寸自行车是他往返家里和研究所的唯一交通工具。直到前两年,由于身体原因,他才忍痛舍弃陪了自己多年的自行车。
夏日的阳光洒落窸窣的树影,林其谁只身走向实验室,步履有些蹒跚。不过,他依然每天坚持到所里上班。上午,他要处理一堆邮件;中午,请研究组同事从食堂带饭,一边吃,一边上网查阅资料。
“除了中科院、科技部的会,其他外地会议基本都不去了。否则,我可以整天开会,一直开下去。”生活中的林其谁充满了幽默感。
其实,他就想在这个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多待上一会儿。
生化“门外汉”
今年是我国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而在当时,这无疑是一个相当困难的科研项目:没有多肽合成的经验,很多原材料被国外禁运,国内连有些氨基酸都无法正常进口。为此,研究人员将这场“硬仗”称为“百团科学大战”。
胰岛素项目被分成3组,林其谁所在的小组负责B链合成。当时,28岁的他刚从医学院毕业不到一年,还是一个生化“门外汉”,连往布氏漏斗里放滤纸都做不好。
困难接踵而来。林其谁几乎把有机化学重新学习了一遍。在他看来,“大兵团作战”的工作给他提供了绝佳的学习机会。
合成牛胰岛素大约需要200步,而每一步科研人员都要认真地鉴定,因为如果细小的问题不解决,积累起来的误差会非常大。“那时,就像有一种精神在支持着我们。全所齐心协力,遇到困难互相帮助,从不计较得失利益。一切都是为了任务、为了集体,大家心甘情愿。”谈起大伙儿努力得来的劳动成果,林其谁不无骄傲。
直到现在,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依然被公认为迄今为止中国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最好成绩。
“谢谢你,我会努力”
从科研人员、所长助理、代所长到正式就任所长,林其谁一步步成为原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掌舵人,并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1年。
这些年恰逢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林其谁以敏锐的洞察力支持了一批具有前瞻性的课题,中科院院士张永莲的工作就是其中之一。
20世纪80年代,张永莲还不是一位很突出的研究员。她从事的基因转录调控研究,在那个年代更是属于“天方夜谭”,申请课题经费的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让张永莲诧异至今的是,当时生化所难得有笔经费“巨款”,身为所长的林其谁竟然拨给她的课题组一部分经费。
充满感激却不知如何表达的张永莲思来想去,写了张小纸条,趁林其谁不在办公室时从门缝底下塞了进去。小纸条上工工整整地写着7个字:“谢谢你,我会努力!”
林其谁的眼光被科学发展所印证,基因转录调控后来成为生物化学领域的热门专业,也是我国生物化学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支点。1993年,张永莲凭借这一研究,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很多人当领导后,多多少少会偏私一下自己的课题组,林其谁恰恰相反。”虽已华发丛生,忆及当年,已经80岁的张永莲在言语中依然充满感激。
“他住的房子太破了”
“林其谁住的房子太破了。”中科院院士王恩多是林其谁的老朋友。一提起“老所长”的住宿条件,她就连连摇头。
林其谁住的是1983年中科院上海分院分给副研究员的房子。那套房子是一楼,小小的三间,阴冷、潮湿、常年见不到太阳,林其谁却一住就是30年。
外面是阳光明媚的大白天,屋里却要开灯才亮堂。每当有人关心林其谁的住房条件,他总是幽默地回应:“夏天不用开风扇,挺好的。”
事实上,在林其谁担任所长的那些年里,所里有过几次分房,所内上上下下都建议林其谁挑一套,却每次都被他拒绝。
“房子要分给最需要的人。”林其谁对身边的人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到卸任时,林其谁分过上百套房子,就是没给自己分过。
“全所普通研究员的住房条件都改善了,只有林其谁家的居住环境毫无变化。”王恩多说。
直到前年林其谁才和夫人住到了稍大一点的房子,而新家也是租的。不光没房子,林其谁也没有车子。
几十年里,林其谁一直骑自行车上班,前些年,在研究所大院里经常能看到他“大撒把”地与熟人打招呼。直到出于安全考虑,所里提出不准70岁以上的院士骑自行车上下班,他才把交通工具换成了公共汽车或出租车。
《中国科学报》 (2015-07-08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