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3/16 8:37:31
选择字号:
“把我说给你听”
从争议到误区 科学家与公众存在认知鸿沟

 

从转基因的争议到食品添加剂的误区,科学家与公众之间始终存在认知上的鸿沟。跨越沟壑,就需要学会与科学对话——

■本报记者 张文静

近年来,围绕涉及公共安全领域的科学议题总会扰动社会神经,因此也成为两会舆论的热点之一。

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中国。今年1月,美国科学促进会和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科学家和公众对一系列热点科学问题的看法也存在严重分歧。以转基因食品为例,88%的科学家认为可安全食用,但持这种看法的美国民众只占37%。

与社会对于转基因问题的莫衷一是不同,食品添加剂则是一个即使结论明确也依然被经常混淆的问题。按规定标准使用的添加剂安全可靠,也有必要,而如三聚氰氨、苏丹红、吊白块等违法添加物不属于食品添加剂,却让其背了黑锅。

不可否认,科学家与公众之间始终存在认知上的鸿沟,许多科学争议恰恰成为沟壑中最难跨越的。然而这也表明,仅就涉及科学领域的社会沟通机制而言,它的梗阻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

态度:正视争论与质疑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方荣祥看来,对包括转基因在内的科学议题,科学家和公众存在不同的看法,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一般公众不可能像科学家那样对科学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即使是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对彼此研究领域的认知可能也不尽相同。”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传播教授、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大光认为,这种认知差异与科学家和公众认识事物方式的不同有关系。“再加上人们会把某些技术的不良应用一并归咎于科研人员,导致人们对科学家的信任感有所降低。”

“我曾看过美国一场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之间的辩论会,虽然双方存在认知差异,但相信科学家的公众还是主流。”对于目前围绕转基因等科学问题展开的各种争论,方荣祥总体持乐观与支持的态度。在他看来,公众肯定愿意看到科技进步,愿意享受由此带来的生活便利,所以才会对科技发展如此在意。

责任:把枯燥内容讲得有趣

“缩小科学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感,首先是科学家的责任。”本身也是一名科普作家的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校长曾志朗说。

曾志朗被称为“最会说故事的科学家”。在他看来,科学家需要养成习惯,训练自己能够把枯燥的内容讲得有趣。“不要小看公众,只要你讲得清楚有趣,他们一定会感兴趣。”

方荣祥则认为,消除鸿沟,科学家与公众都得努力。“科学家要做更多、更优质的科普,公众和媒体也要对科学家保持信任感,双方都要多尝试怎么‘把自己说给对方听’。”

在李大光看来,科普特质即在于,不仅要单方面传递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成就,更要敢于面对质疑、答疑释惑。

“我们现在基本上还是站在正面的角度来谈科学、谈成就,对人们最关心、有争论的问题反而不提,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李大光举例,比如某些科学家个人的不道德行为得不到正视,就会在公众心中留下阴影,导致大家把负面态度从个别人的行为转到科学问题上来。

“面对不解和质疑,科学家最应该勇敢地站出来,而不是躲开。”李大光认为,这是解决目前误解与不信任的“唯一出路”。

努力:给科普一个权威标准

美国科学促进会每年都会请媒体人为科学家进行培训。对此,李大光曾表示怀疑:“科学家会愿意去吗?”后来,他去参会时才发现,科学家特别踊跃地参加这种培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导致每年的名额都不够用。

“有些国家制定了激励机制,给科学家项目经费后,会根据人们对该项目的反馈情况来调整此后的经费支持,所以科学家有动力与公众进行沟通。”李大光说。

李大光认为,在科学家与公众沟通的过程中,媒体是重要的一环。他把科学传播比作一条大河,一边是科学家,另一边就是媒体。“不要谁也不理谁,跨过河去,融到一起,才能让滔滔不绝的信息流一直流动下去。”

所以,李大光有个想法,那就是科学家团体可以与媒体共同成立一个组织,打破界限,共同策划,特别是面对公众担忧、影响较大的科学问题,进行阐释和说明。

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则认为,科学家面对争议问题时要想更硬气、更有底气,还需要相关机构能够有效地进行组织协调。“希望一些有公信力的机构能够组织科学家去做科普,也让科普的内容有一个权威的标准。”

《中国科学报》 (2015-03-16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备受科技巨头青睐 下一代地热来了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