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针对小麦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立会率领科研团队创建了“鉴定新技术研发→精准评价→创制新种质→遗传分析→新基因→分子标记→田间展示→育种家自主选择→无偿提供→相互反馈相关信息”的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
这项耗费16年时间完成的“小麦种质资源重要育种性状评价与创新利用”成果,荣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研究团队利用新基因、新种质解决了我国小麦抗麦蚜、抗禾谷孢囊线虫、高产、优质育种中一些主要问题,育成新品种38个,累计种植面积1.64亿亩,开辟了作物种质资源与育种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创建了优异种质资源重要性状精准评价技术体系,即在建立重要表型、品质、外源R和E基因组特异DNA标记鉴定新技术12项的基础上,对多个性状在7个环境下进行3年精准鉴定。
该技术体系突破了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鉴定周期长、结果可靠性差的技术瓶颈,不仅保证了单一性状鉴定的精准性,而且明确了育种重要性状间的协调关系,为获得目标性状明确的优异种质奠定了技术基础,是研究中的一项重大突破。(卫斐)
《中国科学报》 (2015-02-04 第6版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