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雅娟 白皓)近日,一则“贵州大学校长郑强说大学生就业难是好事”的消息引爆网络,郑强日前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消息曲解了自己的原意,为了吸引眼球,在标题制作上断章取义。
“其实,我的本意是要全面评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各种因素,特别是大学要反思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郑强说,大学生面对就业难这一问题时,要学会放低姿态,而不是想着一步登天,要经得起挫折,要经得起社会的挑选。
郑强说,大学生“就业难”代表了时代的进步。 “就业难”一方面因为毕业生有了选择权,另一方面也带活了就业市场,让人才除了去北上广之外,还能“西上南下”就业。
郑强认为,当全民都在讲“就业难”时,教育者更要理性分析,“就业难”“其实是局部现象被夸大为整体现象,中西部人才匮乏的局面远远没有得到缓解。“以往是‘孔雀东南飞’,现在‘孔雀应该西南飞’”。
他举例说,现在贵州大学仅有不到30%的教师有博士学位,而在东部发达地区,这一比例在90%以上。如果取得博士学位后到贵州就业,“大门都是敞开的”,而在东部发达地区,即便是海归博士也很难进入高校执教。
郑强认为,“就业难”其实是大学生自我选择的结果。如果有工作岗位,但就业者选择了拒绝,那么这种“就业不成功”其实并不等于“就业难”。
郑强认为,大学生追求高价值、高工资的工作无可厚非,但也应该明白背后经历的过程。他曾经做过尝试:请“大咖”们来校作讲座时,请嘉宾多讲讲自己起步的艰难和曲折的经历,讲讲自己走了多少弯路。“但现在大家过于强调成功的光辉,往往把起步阶段的艰辛省略了”。
他同时感到揪心的是:“这会让大学生以为自己能一步登天,甚至丧失面对困难的勇气。”他认为,这种倡导不仅冲击了年轻人的成长观,甚至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很多年轻人掌握的知识不牢固,对产业、科技了解甚少,只凭‘一腔热血’和想象去‘创新’,只会重复前人的失败。”
对于创业,郑强有个“三本”理论:本事、本钱、本分,“本事,就是要学好基本的知识,脚踏实地;本钱,就是要适应残酷的竞争环境,依靠新概念吸引市场关注;本分,是行为、道德上要诚实守信。”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