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刁凡超 来源:澎湃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11/13 11:11:11
选择字号:
中国18种灵长动物种群数55年降8成

 

 

报告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11月12日,最新一期中国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需求状况研究报告《地球生命力报告 中国2015》在京发布。报告指出,1970年至2010年间,中国陆生脊椎动物种群数量下降了一半,而生态足迹却在同时期上升超过一倍,中国已面临严峻生态挑战。

生态足迹是用来衡量人类对生物承载力的需求,也就是人类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消耗了多少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又需要多少对应的“地域空间”来生产出来的一个指标。它的单位是全球公顷(gha),1全球公顷即1公顷具有全球平均产量的生产力空间。

报告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共同发布,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参与研究,对中国的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状况,水足迹与自然资源状况做了研究分析,并重点研究了生态足迹与城镇化、发展及自然资源流动之间的关系。

报告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基于405个鸟类、兽类、两栖爬行类的1385个种群时间序列获得的中国陆地生态生态系统LPI表明,1970年至2010 年中国陆栖脊椎动物种群数量下降了49.71%。

报告以中国18种灵长动物获得的数据表明,在1955至2010 年间种群数量下降了83.83%,其中在1970 至2010 年间下降了62%。“亲缘关系越近的物种对资源和空间的竞争越强烈,人是灵长目动物中最繁荣和强大的物种,而人类在这场角逐中完胜了我们的‘祖先’兼‘近亲’。”

“研究结果是令人担忧的”,WWF北京代表处执行项目总监李琳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她认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人类的生态足迹超出了地球生物承载力,到2010年,全球人均生态足迹达到2.6 全球公顷,而人均生物承载力为1.7 全球公顷,中国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2 全球公顷。“如果这个星球上的每个人有着与中国普通居民同样的生态足迹,我们需要大约1.3 个地球来支撑我们对大自然的需求。”李琳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生物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并不均衡,总体上,东部省份人均生态足迹相对较高,中西部省份人均生态足迹相对较低。2010 年,全国一半的生物承载力集中分布在山东、河南、内蒙古、四川、黑龙江、云南、河北、江苏、湖南九省。2010-2012 年,在能效提高的贡献下,北京、上海这两个特大城市的人均生态足迹有所下降,而其他省份人均生态足迹增幅在0.2-0.3全球公顷左右。

报告认为,中国的生物生产性面积无法完全提供其人口所需的可更新资源和服务,客观上需要增加生物承载力、适度控制生态足迹增长、适度进口生物承载力。(原标题:中国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18种灵长动物种群数55年降8成)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潮汕环线高速京灶大桥主桥完成荷载试验 植物入侵影响热带珊瑚岛土壤碳库机制
南极两座火山“令人不安” 深部脑刺激促脊髓损伤者康复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