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5/1/13 22:09:37
选择字号: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十一连增”

 

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十一连增”,总产达到12142亿斤,比上年增加103.2亿斤。粮食连续11年增长,是令人欣慰的,但今后的粮食生产如何保持增长势头?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如何依靠科技力量改造中低产田?在确保“第一粮仓”三大平原区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如何全面规划,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专访了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段子渊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正斌。

“十一连增”下的高起点连增困难

《中国科学报》: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应该说这是令人欣慰的,但是很多业内专家都表示,对粮食安全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您怎么看?

段子渊:我国粮食总产连续取得了“十一连增”,这是来之不易的成就。但中国粮食安全也遇到高起点的连增困难。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在一次经济安全论坛上表示,中国目前六大农产品都需要进口,粮食安全不容忽视。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2015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说明我国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

我国目前每年进口8400多万吨粮食,除大豆6000多万吨外,谷物进口也达到近1500万吨。此外,每年还要进口450万吨棉花、454万吨食糖、809万吨植物油。中国已成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主粮净进口国,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

但国际市场的粮食出口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中国农产品的价格接近“天花板”、而生产成本的“地板”不断攀升;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不断加重;国家支农补贴负担沉重;粮食生产效益不断下滑;南方雨热丰沛区粮食生产能力下降,北方缺水区粮食生产代价不断提高呈现的“六重挤压”持续凸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巨大。

张正斌:要保持粮食总产连增,必须实现中低产田的改造。但中低产田改造面临着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缺水问题,我国有9亿亩旱地,占中国耕地面积的50%。二是土地质量(盐碱、沙地),盐碱荒地和盐碱障碍耕地总面积超过5亿亩,其中具有农业利用潜力的达2亿亩,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三是农业科技投入不高,由于中低产田一般地处边远,基本农田改造、农业机械、灌溉、肥料等投入较少,形成了长期的广种薄收的种植习惯。四是缺乏抗旱抗盐抗逆生物品种,产量低而不稳。

《中国科学报》:面对这样的困境,政府有何应对策略?

张正斌:实际上,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内容。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农业时就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大主题就是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2014年5月,习近平到河南考察农业又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

而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善于在变化中捕捉机遇、逆境中创造条件,不断挖掘新潜力、培育新优势、拓展新空间。

这些都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国家领导人对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视。

建设中国的两大粮仓

《中国科学报》:刚才提到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是保证粮食增长的必然途径,那么,如何加快改造中低产田?

段子渊:我认为,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渤海粮仓”和黄淮南片的“淮北粮仓”是新的突破口。

2014年2月,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提出了科技部从五大方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其重点就在渤海粮仓和旱作农业科技工程。

中国科学院在近十年研究的基础之上,先期部署,取得一定面积的示范成功后与科技部联合河北、山东、辽宁、天津“三省一市”启动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已获得了重要进展和预期成果。汪洋副总理专程到项目区的山东无棣县调研视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14年张正斌牵头撰写的《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黄淮南片粮仓》建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张来武专程到安徽省进行科技支撑粮食安全的调研,他建议在黄淮海等地区建设第二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充分发挥中低产田粮食增产潜力,探索中低产田粮食增产技术模式和“一二三”产业融合技术体系,为解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科技支撑。

近期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按照院长白春礼对建设淮北粮仓的批示精神,已安排1000万元资金联合安徽省农委、科技厅等多个省直部门、亳州市涡阳县和龙亢农场一起,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淮北区涡阳县和龙亢农场开展砂浆黑土治理、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筛选与培育、机收高产玉米品种培育、水利设施完善和智能化机械作业及农业物联网建设示范等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的联合攻关,为国家任务的部署进行前期探索。

张正斌: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的关键在于旱地。我国耕地中,水旱地面积各占一半。

9亿亩灌溉中高产稳产区,主要分布在胡焕庸人口线(黑河——腾冲)以东,半湿润的东北、华北和湿润的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地区,是中国的第一粮仓,是中国粮食安全的稳压器,保障了中国粮食生产60%~70%的生产能力。

而9亿亩旱地占全国中低产田(14亿亩)的64%,多分布在胡焕庸人口线以西的干旱半干旱区,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波动区,灾年是受灾减产严重地区,丰年是粮食总产增量的主要来源,应该是中国的第二粮仓,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最大潜力区。

《中国科学报》:经过改造后,中低产田将为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张正斌:我国18亿亩耕地,其中高产田仅占21.5%(4亿亩),有78.5%的中低产田(约14亿亩),中产田面积占37.3%(6.7亿亩),低产田面积占41.2%(7.3亿亩)。

中低产粮田改造后,亩产可以提高20%。按照2013年全国平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358.5公斤/亩计算,即亩产可以新增71.7公斤。据农业部门测算,目前我国12亿亩粮田中,中低产粮田面积占2/3(8亿亩)。以此推算,如果8亿亩中低产粮田改造成功,将累计新增粮食573.4亿公斤,即在我国当前有6亿吨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约还有0.6亿吨的粮食新增潜力。

科技助推中低产田改造

《中国科学报》:科技将在加快改造中低产田的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张正斌:应用新的农业技术将帮助中低产田地区粮食产量趋于稳定,从而保障国家粮食总产量的稳定增长。

例如,年降水量380毫米左右的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5年来,该县全膜玉米种植面积由1.73万亩增至2013年的111.37万亩,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4.5%。通渭由历史上的“缺粮大县”跃升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受到国务院的表彰奖励。

段子渊: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在“率先行动”计划中,积极部署中低产田改造、农业转型发展和提高整体效率的问题。包括注重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加强新型生物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研发适宜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和突破性技术。

刚才提到,中科院正在环渤海湾的河北、山东、天津等地,牵头实施旨在改造盐碱地和中低产田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河北省今年计划在43个县全面启动这一示范工程。为保证技术体系的可复制、可传递的示范推广,前不久,中科院党组决定在原来研发共性技术和万亩规模示范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河北南皮县展整县域70万亩耕地的科技增粮示范,由项目组自己率先完成南皮县科技增粮1.5亿斤和节水2500万吨的目标,以此带动全省科技目标的实现。目前,李振声院士带领的团队选育的抗盐小麦新品种已近审定和大面积推广。

同时,中科院在黑龙江、内蒙古实施面向农业转型发展的东北现代农业示范;在河南实施以土壤改良为主的大面积均衡增粮科技示范和推广工程;1月7日已正式启动“淮北粮仓”县域示范科技增粮项目;策划启动全国盐碱地改造计划——科技增地1亿亩。这一系列的计划在于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通过技术引领和大面积示范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科学报》:刚才提到的这些科技工程和项目有助于解决一部分中低产田的问题,但是 大部分干旱地区的中低产田还是面临缺水的关键问题。

段子渊:是这样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以西。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以43.71%的国土面积养育了94.39%的人口;以西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6.29%,而人口仅占5.61%。

李克强总理最近提出,要研究如何打破胡焕庸线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

我认为,在条件可行时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实施,是中低产田改造的根本,并且可以有望打破胡焕庸人口线这个规律。

张正斌:人随水走,粮随水来,城靠水建,国靠水兴。要改变我国这种东部繁荣、西部落后的差异巨大的经济发展格局,在我国完成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通水之后,唯有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未来再通过从西南五江一河的大西线调水到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这样才能打破胡焕庸线的规律,改中低产田旱地为节水灌溉中高产地,同时建成在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粮仓之后的西部平原第四大粮仓,建设西部适宜人居环境,加快“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和东西部平衡发展,整体提升国力。

可以说,如何通过科技支撑、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加上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旱地节水农业新技术,进一步改造旱区中低产田,挖掘农业生产潜力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