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9日消息(记者冯会玲)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任何国家的药物在中国申请上市前都要进行临床实验,证实安全有效后才能正式上市。临床试验总共四期,其中第一期研究对象为健康人,后三期研究对象均为适应症患者,这群健康人也就是试药人。
但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大学生因为贫困、缺钱等原因,完全不顾三个月只能试吃一种药的相关规定,成为了专职试药人,为健康埋下隐患。
“试药人”在卫生法学界的专有名词叫“受试者”——即人体实验中的实验对象。据统计,目前有60多家跨国企业在我国进行近百个项目的临床试验,直接参与者数万人。楚天都市报的记者向清顺在采访之前也没有想到,医院的试药人中不少都是大学生。
向清顺:基本上可以这样说,大学生……
年轻的大学生愿意为医学做出贡献本来值得称赞,但令人担忧的是,他们有些人完全不顾三个月只能试吃一种药的规定,不断变换医院去试吃新药,而这样做最大的弊端是,给身体带来了无法预知的影响。
向清顺:其实大多数人,我们在跟他们聊的时候,他们知道国家只有要求,有很多人也没有严格遵照这个规定来,最多的时候可能会做三到四次,也就相当于每个星期差不多要做一次。据我了解,现在武汉就有三四家医院可以同时接受试药,我接触到一个做了十几次的大学生,他的实验是各种不同的药物,包括癫痫、心脏病等种类的这种试药,他说他没有很明显的身体变化,但是他现在感觉他的免疫力下降了,容易感冒什么的。
向清顺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大学生之所以冒这样的风险,就是为了钱。
向清顺:有六成是家庭比较困难,短时间要得到这个钱,年轻人居多,特别是像毕业了一两年、两三年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稳定的群体也比较多。
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郑雪倩认为,要想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医院之间建立试药人信息联网就势在必行,这样既保护了试药人的健康,也能真正了解到新药的效果。
郑雪倩:为什么要间隔三个月?一是考虑有一段时间药物对体内有一个排泄期。另外,也是考虑要影响这个药的效果,将来应该有一个计算机的联网,每一个医院都应该输入到计算机里,在比如说药监局那有没有备案的网络,像当他选择受试者的时候,应该可以输他的信息,可以监控到他是不是超过了时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